4 月 12 至 13 日,少数派应 ROG 的邀请来到了位于长沙的 2025 ROG DAY 现场。说是新品发布会,ROG DAY 主要还是一场玩家聚会。一群游戏爱好者聚在一起,体验各种新设备、交流主机与外设改装心得,参与互动游戏赢得奖品,还能以现场专属价格抢先入手新品装备。相比之下,新品发布就更像一个引入环节,把大家的热情点燃。

本次的发布会主要面向台式机与外设。今年二月发布的 ROG 幻 X 2025 二合一平板笔记本、ROG 枪神 9 系列笔记本、ROG 魔盒 Wi-Fi 7 电竞路由器,以及 ROG Phone 9 Pro 等经典产品在 ROG DAY 的现场都有展示试玩。


主板
本次 ROG 带来两块全新主板,均面向 AMD 锐龙 9000 平台。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为 E-ATX 版型,ROG 称其为「A 卡板皇」,继承 Crosshair 旗舰定位。该主板采用 20(110A)+2(110A)+2 供电模组,为各位超频玩家提供了非常充足的供电。主板配备一块 5 英寸全彩 LCD 显示屏,可以显示系统信息或自定义图像,并且这块显示屏带有滑轨,可以规避机箱背部风扇。
主板有 5 个 M.2 接口,两个以 ROG Q-DIMM.2 扩展卡提供,另外三个支持 PCIe 5.0,标配 3D VC M.2 散热甲,散热甲内置热管与均热板,支持一键快拆。主板支持 Wi-Fi 7 与蓝牙 5.4,自带 5G 有线网卡与万兆网卡,DDR5 内存最高支持 256GB。主板售价 9999 元,将于四月下旬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的主板展示区域旁边就是液氮超频实验室的实时演示,观赏主板墙时就能在旁边看到一阵阵冒出的寒气与屏幕上跑出的数值,还可以从旁边的「水冷机」中打一杯碳酸饮料。

ROG Strix B850-G Gaming WiFi S 小吹雪
主打浅色 PCB 的 M-ATX 版型「小吹雪」主板更新了 AMD 版本,与之前的英特尔版(B860-G Gaming WiFi S)相比,内存插槽与 PCIe 插槽全部改为白色,整体观感更佳。采用 14+2+1 供电模组,提供 4 个 M.2 插槽,银色 M.2 散热装甲支持快拆,同时配备显卡易拆键,DDR5 内存最高支持 256GB。该主板已开始预约,售价 1599 元。

小吹雪系列主板都采用了「雪武战姬」作为主题,这也是 ROG 二次元形象里出镜最少的一个,是看板娘 RO 姬的特殊形态,只在吹雪系列主板上出现。希望 ROG 能多出一些白色的配件,让她的营业时长和通常形态打平。
NUC 主机
ROG 本次还发布了 ROG NUC 2025,这也是本次发布的唯一桌面主机。作为从英特尔转来华硕的硬件系列,ROG 在 NUC 上也逐步引入了自己的特色。
ROG NUC 2025 机身体积 3L,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75HX 处理器,显卡为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支持 DLSS 4——3L 的小机器也能支持 4K 高画质高刷了。我自己的大主机也跑不动这个配置,不禁在台下流出羡慕的口水。

本次 ROG NUC 2025 听取了玩家反馈,采用专属 BIOS,和常规 ROG 主板 BIOS 同功能,可以自动、手动超频,解锁功耗墙,甚至精细调参,采用了更新的三风扇加两片均热板散热设计,为玩家超频、追求性能极限做好准备。DDR5 内存最高支持 6400MHz 96GB,IO 接口方面主要有双 HDMI 2.1、双 DP 2.1 与雷雳 4 接口。机身采用侧透设计,面板带有 RGB 灯带,且支持神光同步。可以预见,它会成为不少电竞桌搭的首选。
ROG NUC 2025 也于四月下旬开售,1TB 版定价 24399 元,2TB 版定价 24999 元。
显示器
现场还发布了两台 ROG 显示器。其中,ROG 绝梦 24 支架版出厂自带显示器支架,相当于集成了一个 ROG 擎天支架;显示器采用 24.1 英寸 Super TN 面板,刷新率达 610 Hz,采用动态影像清晰 2.0 技术(ELMB 2),能减少动态模糊并提高画面亮度。

该显示器支持 AI 视觉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场景,并调节显示器至对应模式,如 FPS、MOBA、办公模式等,无需手动调整参数——对我来说,这可能是显示器 OSD 里那堆针对不同用途的情景模式最有用的一次,只是这次可能也不用再打开它了。

绝梦 24 支架版显示器五月中旬开售,售价 7999 元,晚些时候也会有非支架版上市。
绝神 32 Pro 则是之前绝神 27 Pro 显示器的大屏款,采用 31.5 英寸 Fast IPS 面板,支持 4K 160Hz 与 FHD 320Hz 双模式,除尺寸外与绝神 27 Pro 基本一致。该显示器五月中旬开售,售价 3999 元。
外设
作为少数派的老牌外设爱好者,我自己是奔着这一部分的新品来的。ROG 也没有让我失望,推出了多款顶级外设产品的升级改款。而在产品之外,ROG 交出了外设产线的最大进步——继外设专用奥创后,ROG 将上线奥创极速网页版,外设产品配置再也不用安装庞大迟缓的奥创驱动了。虽然有些夸张,但奥创驱动几乎是近些年 ROG 外设产品的最大缺陷。网页版上线后,即使在网吧,你也可以临时调整自己的鼠标设置了。

本次 ROG 发布了两把升级款机械键盘:游侠 2 X 与夜魔 X。二者最大的升级在于轴体,均采用了二代 ROG NX 轴。NX V2 轴体代工厂调整为 TTC,调整了上盖弧度,修正了一代轴体上盖与原厂高度键帽干涉的问题,材质也换成了 POM。夜魔 X 则是在大受好评的 ROG 夜魔基础上,改用玩家社区常常自改的 FR4 材质定位板,可以比原先的金属板提供更韧的手感,吸音棉也从三层升级到五层,出厂手感与敲击声音均有提升;键帽方面出厂换成了一套三面透光的 PBT 热升华键帽,质感和透光性都有明显提升。
PBT 键帽的游侠 2 X 售价 799 元,ABS 键帽版 699 元,首发支持奥创网页版;夜魔 X 定价 1999 元,比夜魔初上市售价高 100 元。

鼠标方面,ROG 推出了月刃 2 RGB。与月刃 2 ACE 相比,月刃 2 RGB 加回了 RGB 灯带,同样改回了 ROG 经典的微动热插拔设计,换上了 ROG 二代定制机械微动,整体重量控制在 65g,仍然属于轻量范围。由于拇指侧边增加了三条 RGB 光带,鼠标附送的防滑贴侧边也做了对应的镂空,既然追求 RGB,那就贯彻到底啰。这也是月刃新模具首次回归常规系列,算是与主打极致电竞优化的 ACE 系列拉开了定位,可以看作「标准版」。月刃 2 RGB 的售价为 799 元,比月刃 2 ACE 的首发价格低 100 元。

耳机方面,棱镜 2 更新了月耀白配色,配置方面没有变化,仍然保留 2.4G 蓝牙同时连接等特性,售价 1399 元。鼠标垫方面,冲锋甲 2 XXL 更新了极地灰配色,采用防油防水防尘表面的同时,比此前的常规黑白配色更耐脏,窄包边防止硌手,定价 299 元。
华硕天选 初音未来 联名系列
华硕天选系列则在本次发布会上推出了初音未来联名系列产品。现场以一段天选姬、RO 姬、初音未来三人共同战斗、一起游戏的动画开场,而在发布会末尾,华硕中国区总经理 Tony 大叔也表示,RO 姬与初音未来的联名产品正在开发中,预计七月在 BilibiliWorld 正式公开——希望他们的合作不是把初音未来拉到 RO 姬的 B 站直播间搞虚拟主播。

联名系列包括显卡、主板、散热器、机箱与外设。华硕天选 RTX 50 系列显卡初音未来版以白色为底,配以初音未来标识性配色,背板有超大天选姬 x 初音未来双人立绘,侧边灯带支持 RGB 神光同步,售价尚未确定。
主板这边发布了华硕天选 B850 主板初音未来版,正面装甲根据角度不同显示天选姬与初音未来形象,主板以白色为基底,插口颜色均有定制,BIOS 也有天选姬与初音未来的定制形象。售价 1449 元。


散热器型号为华硕天选 360 LCD 水冷初音未来版,冷头附有 2.8 英寸 LCD 显示屏,可以显示实时运行参数并自定义画面,定价 999 元。天选 A23 机箱最大支持 M-ATX 主板与 360 冷排,前面板为洞洞板,附有音符装饰挂件,机箱侧面有初音未来领带样式的耳机挂架,定价 549 元。天选 TX301 耳机初音未来版除配色主题外,还内置初音未来虚拟 7.1 声道提示语音,定价 399 元。
此外,天选 TX98 光轴键盘、天选 TX Mini 鼠标、天选游戏路由 2 同样提供了初音未来定制版,分别定价 549、399、499 元。路由器正面为天选姬与初音未来双人形象光栅卡,天线上同样附有初音未来主题挂件。

小结
从个人角度说,我还是很佩服 ROG 的产品力的。
高端品牌其实不好做。如果往前想个十年,提起高端电脑,第一时间蹦进你脑子里的可能都不是 ROG,而是其他品牌的高端线。可到了现在,随着一次次产品更新,ROG 逐渐在这片领域站稳了脚跟。从玩家群体才了解的堆料大师,到游戏玩家都有耳闻的高端电竞品牌,ROG 一直在推出符合玩家极致追求的产品,涉足品类拓宽的同时,每件产品都有独到之处。

我就拿自己熟悉的外设举例。在轻量化风潮传遍所有厂商之前,我其实是很难买到合适尺寸的高性能鼠标的。因为大部分厂商都会给不同的模具匹配不同的配置,且通常和手机厂商一样,大等于好,大等于强,小尺寸模具不配得到同等优秀的配置。而 ROG 近些年发力外设后,面向中小手的月刃系列直接追上顶配,新模具龙鳞 Ace 会出同配置的 Mini 版,面向大手和超大手的传统系列战刃、带侧边指点杆的魔刃都没落下,还留下了微动热插拔、高品质定制微动等让人难忘的特性。
键盘这边则是在大量厂商套公模方案开发光轴产品时,自行开发了稳定度、顺滑度都稳坐第一梯队的 RX 光轴,给后续机械轴和磁轴产品的开发留下了一个「接近 RX」的评判标准;之后又端出了近期声量最大的量产客制化键盘 ROG 夜魔和手感极其优秀的矮光轴、磁轴产品,这让我常常有种「被 ROG 赚去的钱真的会投进开发里」的感觉。

ROG 的品牌形象也逐渐变得亲民,二次元形象也好,给产品举办的 MOD 大赛也好,ROG 在一步步变成真正的「玩家」品牌。它可以是特立独行的高配置二合一笔记本,可以是为了横屏玩而放了两个充电口的手机,可以是一排改装得看不出原样的键盘、机箱、路由器,也可以是 ROG DAY。至少在 ROG 这里,你才能看见官方把玩家做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魔改高高兴兴地展览出来。「败家之眼」让人败得高兴、败得心服口服,也是一种不俗的功力。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