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送测」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Clyde & @一只索狗:Plash Speed 5 Pro

  • 入手渠道:拼多多
  • 价格:¥4599

@一只索狗:在去年 9 月 PS5 Pro 公布之时,我和广大评论区的网友观点一致,加入了「索尼罪大滔天,搞到百姓怨声载道」的声讨行列,几个月后的一天,拼多多朝我扔来了百亿补贴并说到「闭嘴吧你」。

心情 be like

对于一个自诩的游戏爱好者,成为社畜后玩游戏的时间远没有学生时代那么多,虽然知道玩得不多,有时候甚至连续几天都不怎么开机,但还是忍不住剁了手,与其说是「我需要」不如说是「我想要」,在已经有 PS5 的情况下,我承认这次的 PS5 Pro 纯粹是为了满足情绪价值。

我手上的 PS5 首发版非要我挑个缺点,首当其中的绝对是这个过于庞大的体积和与之搭配的沉重重量,放在家中既没有什么美感,偶尔移动时也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在拿到 PS5 Pro 的第一时间它就让我 wow 了起来,在体积大幅度减少的同时重量减轻,性能还提升了,真实地让我感到了人类科技还是有点进步的。

那么 PS5 Pro 具体带来的画面表现提升呢?我在这里很实诚的告诉大家:我真的没怎么试这些针对 PS5 Pro 优化过的游戏 🌚 打开 PSN 商店的「PS5 Pro Enhanced Games」分类,其中要么是《瑞奇与叮当 时空跳转》、《漫威蜘蛛侠》、《最后生还者 1&2》、《战神诸神黄昏》等已经早就通关过的游戏,要么就是《NBA2K》、《EA SPORTS FC》、《Apex 英雄》等我不太会涉及的在线服务型游戏,为了测试强行玩自己不感兴趣的我感觉没有太大的必要。

但结合网上的画面规格测试,我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尚未出现 PS5 普通版和 PS5 Pro 版运行差异极其明显的作品,对于普通人可以算做忽略不计。

那 Pro 版究竟是为了什么?结合上一世代的情况,我认为 Pro 机型带来了一定的 future-proof 特性,接地气的中文说法应该可以叫做未雨绸缪,随着开发者对于机器硬件能力的了解和挖掘越来越多,每个游戏机的接近末期时是会出现那么几个运行起来有点费劲的作品的,Pro 留好了硬件冗余,让它可以比基础版 PS5 更能胜任这些将图形性能发挥到极致的作品。对于 PS5 这代来说,这个作品它说不定就会出现在今年,叫做《Grand Theft Auto VI》。希望 R 星能加把劲,让我们能早日到访雷奥奈达。

  • 入手渠道:淘宝
  • 入手价格:¥4899

@克莱德:

什么都讲个天时地利人和,购买新一代 PlashSpeed 同样如此:话说那天老黄公布了 RTX 50 系列显卡,我定睛一看,且不说能不能买到,光栅性能提升不到 30%,买来还得配套升级一下电源、水冷,这成本保守估计还得往七八千上跳;此时上面那位同事跳出来发了张「百亿补贴」的截图,一路跳水的 PS5 Pro 到手价格已经打入了 5K 以内;好巧不巧,鬼使神差挂到网上的「PS5 原版厚机二手转卖」信息,恰好被一个一年只逛两次少数派的作者 @WATERS 看到,他告诉我「有个朋友」想收……

这次升级就这样水到渠成了。唯一的遗憾是上面这段心理活动太长,价格比同事贵了小三百。犹豫就会败北。

我也是厚版老款 PS5 用户,因为没有见识过后来「瘦身」过的新型号,对 PS5 Pro 的第一印象自然也是「这玩意儿好小」,尤其是前一天刚刚提着旧款 PS5 的包装寄出转卖的快递、第二天就收到可以像抱显卡那样轻松抱在怀里的新款 PS5 Pro,这种大炮换光剑的感觉就格外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体积缩小了不少,游戏机的摆放位置甚至也从电视墙底部平台移到了电视和电视墙中间的缝隙处,老婆再也不会吐槽说立着难看了。

和 ID 里挂着「索狗」的同事不同,我不是什么 PlayStation 老玩家,PS5 是我的第一台游戏主机,所以换机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踩了「存档忘了备份几乎全丢」的坑——我们 Steam 云同步可不需要开会员啊索尼!

至于游戏,好巧不巧我的游戏库里就有《剑星》和《GT7》这两款 PS5 Pro 新特性示范级作品:前者适配 PS5 Pro 新增了 Pro 和 Pro Max 两档画质选项,并且可以配合 HFR 解锁帧率使用,Pro 画质下的帧率据说能到 80fps,我虽然没有专业的帧率测试工具,但还是能从游玩过程中感受到流畅度的提升,就连操作延迟感觉都更低了。

GT7 这边说是有光线追踪反射了,但我截图看了看不明显,游戏过程中更是没时间去留意这个;其他游戏的感知就更弱了,更别说《黑神话悟空》这边虽然说更新适配了 PS5 Pro,但画质模式依然是 30fps、平衡模式依然 45fps,除非你像 Digital Foundry 那样去数像素,PSSR 带来的画质提升目前真是感知不明显……在这类游戏里,你跟我说我买的是只换了新外壳的 PS5 我也信。

@Tp:米家工具箱

  • 入手价格:¥259

谁会拒绝一个带电动螺丝刀的工具箱呢?前段时间因为新房装修完毕,需要将原先家中的升降桌、显示器和床等物品陆续搬到新家,于是萌生出了买一个工具箱的念头。而就在此时,小米官方旗舰店正好给我送了个 -20 的券。作为一个从来没买过小米手机,但搭建了米家生态的 Mi Boy,自然选择薅下这个优惠,入手米家的这个工具箱。

在此之前,我和女友也曾看过其他品牌的工具箱,带电动螺丝刀的基本都要两三百甚至更贵,因此 259 这个价格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工具箱中除了电动螺丝刀外,还有扳手、锤子、美工刀、卷尺和老虎钳等工具,基本能应对居家使用的大部分场景。

螺丝刀的批头也很丰富,在我搬家的过程中,用这套工具箱拆开重组了升降桌、床板、显示器支架,在这过程中遇到的所有螺丝都能用电动螺丝刀解决。最大 3N 的扭力虽然数值上看不算特别大,但实际并没有「不够用」的感觉。

哦对了,电动螺丝刀甚至有六角形的批头,尺寸虽然不及附带的六角扳手丰富,但基本也涵盖了我需要用到的大小。尤其是在装升降桌的时候,不需要手动转六角扳手还是省力不少的。

至于其他的工具,就都是常规表现了。虽然整体质感不错,但归根结底还是普通工具,没有太多可以称道的点。不过卷尺的抽拉非常顺滑,而且随拉随停的手感也很不错,还是值得夸一夸的。

这款米家工具箱与一些「量大管饱」的同类产品相比,除了质感比较好之外,或许并没有太大优势。但对我来说,在我需要的时候,它作为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工具,像及时雨一般出现在眼前,就足够让我对它有不错的评价了。

@Guoyu:飞傲便携播放器 JM21

  • 入手渠道:厂商送测
  • 参考价格:1199

上一次用飞傲的小播放器,还是 M5。当时的感受是很小很轻巧,但毕竟只是个本地播放器,突然想要听什么新歌的时候,还是得切到手机。于是慢慢地就转向了要么是更强大的播放器,或者手机接小尾巴。此后的几年,飞傲的播放器从初相识的 M11 到 M17 越来越做大做强,却一直没听到小播放器回归的计划。

现在终于等到了放在子品牌「翡声」名下的 JM21,一台重量仅 156g(iPhone 16 重量 170g)便携音乐播放器。

与以往很不一样的是,在对它的硬件参数产生兴趣之前,我就已经非常期待了。因为飞傲终于给播放器上了安卓 13,并保留了原生的通知中心播放界面,我眼中全世界最好看的通知中心播放界面!要知道为了看到它,已经有了数台智能手机的我又再入手了一台 Pixel 6 专门用来听歌。现在有了 JM21,它可以退休了。

JM21 的基本配置是主控骁龙 680,DAC 两颗 CS43198,4.7 寸屏幕以及 750 x 1334 的分辨率,裸机机身厚度 13mm,重量 156 克。储存空间总共 32G,系统和内置应用占了 11G,但最高支持 2T 的 TF 卡槽。看来它的定位很清晰,既轻巧便携,又可以像在家玩电脑,出门换 Steam Deck 那样,让家里已有高端播放器的用户拿起 JM21 换上卡就出门,到哪都可以听自己的歌,不失为一个生态闭环之选。

JM21 配备了 3.5 和 4.4 平衡口两个耳机接口,适用性还不错。我分别用了入耳式的森海塞尔 IE600、宁梵 NA2 Metal,以及大耳机拜亚动力 DT880、森海塞尔 HD660S2 来体验。首先两款大耳阻抗分别是 250 欧和 300 欧,出了名的难推。DT880 我通常用来听比较带劲儿的摇滚乐,HD660S2 则是听较为抒情的人声流行乐,这样的搭配下 JM21 需要高增益模式下音量开到 90 才能有平常的效果,不过听感还算满意,足够干净也足够有力量。只能说对比 R7 这种台式机,低频的存在感确实弱了不少,尤其是听金属乐的时候,贝斯和鼓低频轰鸣的力量感稍显不足。

当换到 IE600 和宁梵 NA2 Metal 的时候,只需要低增益模式下 60 左右的音量即可。其中宁梵的定位是「金属乐专用耳机」,虽然纯动圈耳机一般被认为声音较为圆润,但它刻意削弱了低频以突出金属吉他较为干扁的音色,也因此它更依赖播放器自身对于低频的补足,以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可惜在这方面 JM21 就不算很补得上,因此那些原本就很干的金属乐会就显得更干。但换成 IE600 之后,这些问题都消失了,我用这个组合又再试了一遍当初给飞傲做的试音歌单,人声依然清亮圆润,贝斯鼓点这些低频依旧足够饱满。所以如果预算有限但又想拥有足够好的音质,我的建议是把重点放在耳机上,播放器则可以稍微省一省,选一个入门级的体验同样可以很棒。

续航方面,JM21 电池容量为 2400 毫安,官方续航数据 3.5 单端口 12.5 小时,4.4 平衡口 9.5 小时。实测低增益模式下 3.5 连 IE600 连续在线播放 Apple Music 5 小时消耗电量 50% 左右,和官方数据基本一致。总的来说,如果你也是一个经常听歌的音乐爱好者,或者已经是「小尾巴」类型产品的用户,在跃跃欲试着入手一台专门听歌的便携设备,JM21 应该是一个很贴题的选项,并且不会让你失望。又或者你也像我一样,平时用着一台较为低配且略有年代的二手手机作为数字转盘,或许也可以考虑趁春节长假升级到 JM21,给自己的一个奖励。

@西鸽:松下 S-R1840 全画幅镜头

入手价格:1000

松下就是好。

松下不光出冰箱洗衣机,产品还能拍照。

松下全幅相机有大又有小。

松下全幅相机大的像塑料,小的像冰糕。

松下全幅镜头原厂像吕布骑狗,副厂更难找。

松下就是好。

加入松下党有段时间了,S9 越用越顺手,除了没取景器,太阳底下比较难受外,似乎也没什么太大问题。要说和之前玩的相机有啥区别,就是镜头了。L卡口是真的镜头少,我又已经没多大耐心玩手动镜头,那么性价比之选基本只有原厂了。

原厂镜头虽然拍照素质很不错,体积是真的大,装在 S9 上就是一个比例失调,完全失去了轻便机身的优势。

松下应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去年底推出全画幅变焦镜头 S-R1840,并加入了 S9 相机套装。传说这个镜头拍照素质和 20-60 差不多。1840 虽然小巧但和 2060 焦段重复,加上高达 2998 元的售价感觉没太大必要入手。再后来松下推出了 S9 购机的用户可以用 1000 元补购的政策。1000 块钱的自动变焦全画幅镜头哦,这便宜不得不占。

S9 是在京东入手的,补购的 1840 我隔一段时间就问商家,一直说没货(似乎实体店买的会更容易补购到),直到 12 月底才有货。

上手看确实比之前的镜头短小很多,S9 终于有紧凑型相机的样子了,冬天的外套也能随便放到口袋里带出门。

但别光看小,装上机身后是没办法直接使用的,默认不是最短的 18 焦段,需要旋转伸展出来一定长度才到 18mm。奇怪的是,似乎 18mm 和 40 mm 是镜头伸展最长的两个焦段。也就是说,镜头「关闭」的默认状态就是最紧凑小巧的妆容,然后转到 18mm,镜头伸展出去,再转到 35mm 的过程中,镜头是回缩的,然后从 35mm 转到 40mm,又伸到最长。

由于虎哥做新玩意责编的缘故,照片样张就不发了,以免被劝退买回富士。(本文图片用 iPhone 15 Pro 拍摄)

@Lotta:Pingu 新春福盒 + 发财喜乐挂饰

  • 入手价格:54 元;10 元

每逢春节将近,家里总会出现带着各大银行或其他品牌 Logo 的免费春联,没什么花心思自购的机会,毕竟只是一年一换的氛围感装饰,贴在门口风吹日晒,免不了被碰坏弄脏,用用免费的也没什么不好。可随着近些年各大文创 IP 的兴起,再加上装饰新家的热乎劲,我决定买一套较往年更有新意、也更合自己心意的春节装饰。但秉承着勤俭的家风、环保的理念,我特意没有选择时效性更强的、拥有蛇图案的装饰,这样不易损坏的室内挂饰们,每年都可以拿出来循环使用。就这样,在闲逛淘宝时,pingu 联名的可爱春节装饰映入眼帘,于是我就趁着满减活动买下了 pingu 的新春福盒和发财喜乐挂饰。

新春福盒产品图(左)发财喜乐挂饰(右)

新春福盒包括一个手提礼盒、1 对春联和对应的横批福字,还有 1 张财运福字、5 张小福字、2 对吉语春条、2 个门挂和 3 张静电贴窗花,还附赠了无痕胶,无论是送礼还是自用都很合适。这下不仅房屋大门有了春联,房间门也可以贴上吉语春条和小福字了,窗户玻璃则是静电贴的主场,等花市开了再抱回来一盆小小金桔树,已经开始搓手期待春节时喜气洋洋的场面了。

发财喜乐挂饰由单面图案的卡纸、挂绳、流苏和小铁环组成,需要亲自动手用小铁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手作难度为 0,几分钟就搞定了。现在被我挂在工作室的洞洞板上,一进门就能看到 pingu 在烟花和灯笼下一边快乐地手舞足蹈,一边抱着鱼祝我发财。

发财喜乐挂饰(左)新春福盒门挂(右)

@Lincoln: Withings Thermo

  • 入手渠道:海外代购
  • 价格:¥820

在我家说到量体温这件事情的时候,「口腔水银温度计」应该是唯一选择,确实足够准确、也足够靠谱,但使用上也存在着一些麻烦,比如:测量时间较长、用之后要甩把水银甩下去、用完了还要消毒。前段因为甲流的原因,体温计使用频率非常高。怕麻烦的我也就,开始重新考虑购入一个电子额温计了。

但在搜索相关产品的时候发现,电子接触式体温计也需要等时间测量和用完消毒,所以这类产品对我来说很难说得上是口腔水银温度计更好的替代品。鼓膜温度计需要正确的测量位置,而且耳垢也会影响测量的精准性,对我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颞动脉额温计,虽然更容易受到环境、皮肤和测量手法的影响,但颞动脉额温计测量时间最短,而且手法练起来更容易。手上 Pixel 8 Pro 虽然也可以测量体温,但是不知道是我手法的问题还是什么问题 Pixel 体温计测出来的温度总是偏低的;而且每次测量完后置镜头上都会沾上点污渍,最终我的挑选的目标也就缩小到颞动脉额温计了。

其实一番条件下来颞动脉额温计贵的便宜的都有,为了准确性我还是选择了堆传感器 Withings Thermo。和其他只有单传感器的额温计相比,Withings Thermo 有总计 16 个传感器,既然一个点不准、容易受干扰,那么更大面积的温度数据总能通过算法算出来一个相对准确的体温。

真的考虑购买 Withings Thermo 的时候我还想着会不会这个产品太老了点,观望了下 Withings 即将发布的新品,发现 Thermo 确实要更新了,但更新的是体温、心率、呼吸、电子听诊器四合一的 BeamO,出了估计也不便宜,索性就买 Thermo 就好。

到手以后 Withings Thermo 确实和官网图片里的一样好看。Withings Thermo 在测量的时候很简单,直接探头从额头扫描到太阳穴上方一点就好。测量完成,LED 矩阵显示器就会显示测量出来的温度,温度旁边还会用有色 LED 标识这个温度正不正常。至于精确度,我目前几天和口腔水银温度计的对照下来,Withings Thermo 测出来的结果会和口腔水银温度计的结果有 ±0.3 摄氏度的差异,我是觉得相当准确了。

得益于优秀的生态适配,Withings Thermo 也可以通过 Wi-Fi 和 App 同步,将测量好的体温传递到 iPhone 上并同步到 Apple 健康里;至于不同的人温度数据会互相干扰的问题,Withings Thermo 可以最多和 8 个用户配对,这样每个人都能独立同步各自的温度数据,完全不用担心干扰的问题。

Withings App 本身也很干净好用,用作健康 app 的替代也是可以的;健康可以只允许 Withings 写入体温数据

总的来说,我对 Withings Thermo 相当满意。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