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使用苹果 5 年的钉子户, 今年一直有换手机的想法。
我使用的苹果机型,是一代平民水桶机,iPhone XR ,从购买至今已经用了 5 年,日常使用除了续航尿崩,其他基本还是能用的状态,但时不时的卡顿还是让人相当火大,刚好今年底小米发布了号称大满贯双旗舰的 REDMI K80 ,第三方测评表现也不错,于是我当天就去线下店买了一款。
对参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线下只有 12+512 G 版本起售,如果你要买 12+256 G 版的,只能从线上购买,线下是不售的。
关于参数我就不过多介绍了,网上的视频和文章很多,我更想作为消费者的一面,按续航、系统体验、软件生态等几个大块,谈谈从苹果 XR 换到 小米K80 的使用感受,给想换机的朋友们提供些参考。
续航
入手小米 K80 后不久,对比苹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只需要 2 天一充的幸福感。
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概是 3-4 小时后左右,平时就是看书微信刷视频,不玩游戏,各位可以参考下。
换到安卓以后,真是满满的安全感,再也没担心过续航问题,这种堪称奢侈的享受,别人可能早已习惯,但对苹果用户来说,真的是久旱逢甘霖 😂 。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出门前,一定会把手机电量充到满,苹果充得慢,很早就要提前准备,如果来不及充电,我就只能放弃外出了,换到小米后就基本没这个问题。
首先是因为续航长,其次就是配合自带的 90W 闪充,15 分钟就可以充满 50% 多的电量,这套组合拳下来,基本上没为续航的问题担心过,体验满分。
今年下半年,安卓厂商集中迎来了一波电池的爆发升级,不少电池容量都开始突破 6000 mha 了,比如 K80 机身电量是 6550 mha,能轻松覆盖一到两天的使用需求。
对比苹果今年最贵的 iPhone 16 Pro Max 4685 mAh 的电池容量,已经高出 40% 左右,常规的 iPhone 标准版甚至还停留在 5 年前的水平,容量只有可怜的 3561 mAh ,连一天的使用需求都很难满足。
虽然拿友商的长板来对比苹果的短板确实有些不厚道,但在这种巨大的体验差距下,我真的很难不给苹果扣上个“不思进取”的帽子。
事实证明,提升电池容量并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苹果手机的续航被诟病许久,大家也调侃自己早就“自适应”,可这并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
我并不是一个果黑,相反,我先后购买了 Ipad pro 、Airpods 、Mac mini 、Apple watch 等全家桶设备,正是为苹果的综合体验买单。在安卓厂商奋力追赶的几年,曾经垄断的格局确实在发生改变。
系统流畅度
尽管我对安卓的系统流畅度已经没什么刻板印象了,但这个使用体验,还是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
现在的小米系统 2.0 ,外观上更加简洁美观,逻辑层次也很清晰,没有以前那种有点混乱的感觉,进步很明显,配合 90hz 的高刷体验,完全是安卓旗舰的表现,不仅动画丝滑,很多交互的小细节也做得十分到位。
在系统 UI 和动效上,跟苹果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一致,除了有侧滑返回外,其他的体验基本一致,让我这个从 IOS 换到安卓系统来的用户,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成本。
AI 功能
这次换到安卓,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厂商对 AI 的应用情况,看看借助 AI ,能不能给我们日常使用手机带来更好的体验,不妨以小米的 AI 功能打个样,看看主流厂商对 AI 调教的水平如何。
小米的 AI 功能在小米澎湃 AI 这个栏目里可以看到,主要分两部分,智能助手(也就是小爱同学)和 AI 应用增强。
AI 应用增强主要就是文字润色扩写翻译总结这些,目前感知还不强,只有一个 AI 识音的功能还不错,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按照音色区分不同的人说话,还可以进行总结摘要,很适合记录会议。
智能助手相当于小米版的 Siri ,加持了 AI 的小爱同学总体上要比现在的 Siri 强一些,像设置闹钟、日程提醒、路程导航什么的都没问题。
可惜我想象中的:用美团点一个2元的XX矿泉水这种操作,目前还不能实现,更别提通过 AI 助手打通各个 app 之间的联动了,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
不过在智能助手中,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对需要学习英语的用户来说特别友好,这就是小爱翻译。
调出它以后,会直接显示在所有应用的上层。可以通过声音、画面、输入文本框等方式进行识别翻译,很适合用来看一些没字幕的外语视频和书籍。
我自己就喜欢在看外语书籍的时候把它侧滑到一边,需要的时候就调出来翻译,而且因为采用了大模型,翻译的准确率还是挺高的,切换到对话翻译还能实现同声传译的功能,对于需要接触外语学习或相关工作的用户来说相当实用。
还有个 AI 接听的功能比较有意思,简单来讲,它可以模仿人的语气,对来电进行接听,而且会把通话记录保存下来,很适合对骚扰电话和快递外卖的电话进行智能回应,相当实用,我现在也在尝试让它来回复一些简单的外卖快递电话。
测试下来,我总体的使用评价是基本可用,但还不够完善。而且因为不是端侧的 AI ,对于注重隐私的用户来说,多少也不是很放心,要实现更全面便捷的 AI 功能,恐怕得深度植入手机的端侧模型才能办到了。
信号
最后要说的一个优点是信号,因为苹果的信号总是时有时无,换到安卓以后就稳定多了,在电梯和地铁,或者是一些偏僻角落,再也不会突然失联,这种感觉确实是稳定许多了。
广告
前面说了不少体验较好的地方,接下来就着重吐槽一下体验不好的点。
最直观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广告,从开屏的那一刻起,广告就如影随形,虽然心理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我还是没想到,现在安卓系统上的广告泛滥如此严重。
各种屡见不鲜的开屏广告就不多说了,搜索框,应用组,下滑菜单栏,甚至是手机安装应用的时候都有应用推荐,就连原生自带的系统级应用,都藏着不少广告,让人颇为无语。
这对用惯了苹果的用户来说,几乎是生理上的不适,不过还好 95% 以上的广告都可以通过设置隐藏和关闭,相对来说还可以接受。
这里建议上手任何安卓手机的时候,都先去某书看一下去除广告的操作步骤,一顿操作下来,大部分的广告基本都能清除干净,还你一个清爽的界面。
软件生态
要说换到安卓系统最大的遗憾,其实就是少了很多优秀的 app ,这也是苹果区别于安卓的关键——生态护城河。
在 IOS 系统上,有着大量优质的第一方和第三方 app ,比如备忘录、提醒事项、日历、图书、播客等等,在安卓上虽然有功能相似的替代品,但在使用体验上,远没有苹果的原生应用做得好。
安卓系统上似乎很少能见到优秀小众的独立 app ,我在手机上想要找个能导入本地电子书的 app ,要么需付费,要么不流畅,要么广告多,很少能有一个体验跟 IOS 图书这种级别的 App 出现,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哪怕是买断制的 app 我也会考虑付费,但很可惜,目前为止就是没有,我只能用微信读书和掌阅替代。
这时候就充分凸显了苹果的价值,清爽干净的系统,简洁明了的 App 功能,从内到外地给人提供一种明快的感觉。
或许正是因为苹果长久以来,形成的护城河过于强大,包括苹果本身的盈利手段充足,才可以不在用户体验上做出妥协,我还是由衷地喜欢轻快简洁的感觉,希望软件厂商日后能在这一点做出改进吧。
其他
其他还包括一些像是应用臃肿、隐私问题等等,因为篇幅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
总结
总结下来,在硬件使用体验上,我认为现在的 K80 已经可以在很多地方超越苹果,但在软件生态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你在意的是软件质量、苹果生态、个人隐私这些点,苹果系统上的体验依然是最好的。
应该说安卓适用于大多数人,苹果则适用于对使用体验更为看重的少数人,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上,基本也呼应了这一点。
到了 2024 年底,随着国内厂商的持续发力,大家都能看到,曾经安卓跟苹果之间的鸿沟,现在正在慢慢缩小,曾经垄断高端市场的苹果,市场也在被国内厂商慢慢蚕食。
秋季发布会的召开,苹果的表现只能用“平庸”来形容;同一天,华为三折叠惊艳登场,前后一对比,不由得让人唏嘘。曾经那个以创新为基因的苹果,每年正以挤牙膏式的更新,就像例行公事一般,不紧不慢地更换一代又一代新机。
曾经被称为“科技春晚”的苹果发布会,已经失去了曾经领航者的身份。Apple Vision 的失败,放弃造车,甚至就连最火的 AI 也没赶上。
纵观苹果这几年的动作,在舆论上总是被外界唱衰,但另一边,苹果的股价却频频创新高,成为有史以来最值钱的科技公司,背后是高昂的利润和精确的市场策略。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曾说: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无意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作为移动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苹果最辉煌的十年,无疑代表着在移动市场最为闪耀的十年,凭着前辈打造好的优良底子,它相继推出了Apple watch 、Airpods、mac mini 等革命性产品,精准踩中时代的脉搏,让它具备强大护城河的同时,也一并统治着这个代表移动数码时代,最为辉煌的几十年。
但这几年的表现,苹果作为创新者的身份已然缺席,面临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苹果是否还能顺着这股波浪,顺利地往前漂十年,还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我喜欢那个初代气质的苹果,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格格不入,却可以改变世界,至于未来会是什么样,就看苹果能交出什么样的答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