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是一个播客元年。
在迷茫特殊的四年大学生活中,社交不多,没有相处到很要好的朋友。细细想来,唯一的收获是坚持在听播客,对于和我一样对大学感到迷茫的毕业生或者是大学生们,我想向你们推荐一档播客——轻刀快马
轻刀快马

轻刀快马绝对不是我听的最多的播客,但确实是影响了我很多的一个播客。比起用自己的蹩脚语言,我觉得付宇老师自己的介绍很能概括这个节目的内容了
用语言和文字找回生活的附近性,与你一起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轻刀快马是一档关注青年议题的播客。
我常听的两个栏目分别是 【盲人摸象】和 【拆书刀】。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一个由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发起的访谈计划,试图用10个问题串连起99个名校毕业生过去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记录这个群体共同的情绪、思考和观点。
开始听【盲人摸象】的时候是大二下学期(2023 年)。那时周遭的混乱好像刚刚结束,但是对我来说混乱才刚刚开始。我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感到迷茫,对令我不知所措的大学生活有着深深的无力感。过去两年里每一个打算重整旗鼓的计划都被外界的混乱打破,而当周遭终于恢复了短暂的秩序,我却已经忘了刚进大学时候的自己的憧憬。
在那个时候,比起脱不下长衫的批判,比起虽然好心但是显得苍白的鼓励,【盲人摸象】用分享故事的方式的诉说,让我找到了平静。早期的嘉宾并不是我的同龄人,但也并不是父母那一代那么年长,他们大多是主播的朋友或同学,在十年前大学毕业。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巧妙的时间差,让我非常喜欢早期的盲人摸象。
细细想来,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嘉宾们不像我的父母辈们,出生在那个只要上了大学就会包分配,进体制的好年代;另一方面他们又比我和我们的同龄人们经历了更多的最近十多年年的社会变迁,而且是经济迅速变化发展的十年。在过往的人生里,我们好像真的很少听到来自这个年龄层的前辈们的想法传递和经历分享。
而正是借助这些分享,我补齐了这大概十年左右的对社会变迁的记忆缺失,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褪去了对于大学也好,平台也好的滤镜。简单点说,可以说是祛魅了!但是同时,也不再过分的焦虑和悲观。我很难总结出具体的原因,因为每个嘉宾的故事都不一样,带给我的影响也都很不同。不过总的来说,可能是看到了生活的一种,变化性。我自己感受到的焦虑,我所追求的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时代环境下产生的选择,就像在21年之前,刚工作的人哪怕借钱也要上车买房。
当然,最后这里也只是一些奇怪的个人感受。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些经历分享,真的非常值得一听,特别是如果你也刚刚开始工作或者正在寻找人生未来的方向的话。他们不一定会给你一个确切的路径或者解决方案,但是你一定会在这些故事里面有你的收获的。
【拆书刀】
【拆书刀】汇集了主播付宇在准备毕业论文过程中读过的那些书,这些书的主题各不相同,但都为我们理解当下年轻人的处境提供了注解和参照。这个栏目也是意外地受欢迎。
我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理科生,老实说,对于社科类的书籍,哲学类的书籍,我几乎不太会看,也看不下去。但是拆书刀确实是让我了解到了很多社会学、哲学的知识。借助这些知识,我也的确能更加从理论一些,科学一些的角度去思考面对的现实。
【拆书刀】每一期节目大多是以一个观点为核心,然后主播付老师用书中的内容,去证实这些观点。当然这些观点并不总会是这本书的全部,大多会是节选的某些章节。所以付老师也会在节目中反复说到,希望大家还是在节目之后去阅读全书。
这样的节目形式也带来了这个栏目的一个特点就是,栏目并不是所谓的“好书推荐”,也不会对一本书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通过主播付老师的视角,传达一些书中的一些他认为有启发性的想法。例如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观点就是。
快乐来自于不完全的,间歇性的欲望满足
这一观点出自对《屡见屡鲜》一书的拆书。 在刚刚结束的十四天的新疆之旅中,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这是我第一次经历长时间旅行,旅行的头三天,抱着对逃离枯燥日常生活的期待,兴致冲冲的在每个景点都活蹦乱跳。但是当看过了太多的景点,比起兴奋,劳累和不安定不熟悉的感觉更占上风了。到旅行的第九天时,已经抱着接近于煎熬的心情在旅行了。在下次出游的时候,我大概最多只会安排 5 天的旅行了。
写在后面
从一开始被经历分享所吸引,到后面和主播一起不断学习社会学知识,在轻刀快马里,我真的收获颇多。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我人生的所有问题都会因此被解决,用一档播客去解决我面对人生的选择和焦虑也并不是我推荐它的本意。但是在听轻刀快马的这两年里,我的确认识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生的方向和经历,理解到了很多关于年轻人,关于我的问题的原因。而这些东西,或许也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判断,这大概是我从节目中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