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手渠道:某东
  • 入手价格:8399

松下 S9 是今年非常特殊的一款相机,在它发布前的爆料阶段,不少人因全画幅、复古机身、支持 lut 等功能的爆出而狂喜,结合当时风头正盛的富士 X100VI 爆单的情况,觉得身为徕卡代工厂的松下终于要挑战富士、终结复古相机的天价炒作歪风了。

然而事实证明家电厂松下在相机领域产品策略终究不那么成熟,刀法稀烂,复古颜值配上塑料机身,做工拉胯手感爆炸。更别说多年老底 IMX410 以及热靴和机械快门的缺失。既想要靠颜值和 Lut 抢富士和尼康蛋糕,又想凭借传统的视频和防抖优势兼顾 vlog 市场,挑战索尼。最终两头不讨好。照片和视频,在这个价位以及轻便 + 易用的需求下,显然无法同时照顾到。

和其他松下用户一样,我在 S9 发布前报以极大期待,发布前后检索了大量爆料和测评信息,最后痛苦地得出结论:仓惶之作,没有诚意。

不过,松下相机之所以在素有短板的情况下还能得到一批忠实用户,和它朴实的销售策略也有关系:卖不动就降价。相比起至今无货的 GH7、G9M2,绑定套装出售了很久的 S5M2,S9 的前所未有的在开售一个月后就大量铺货了裸机版本。要知道套装中的手柄和被戏称为镜头盖的 F8 饼干头都被标出了虚高的价格,变相跳水,错误的产品策略只好用销售找补,无形中再次坐实自己「跳水松」的名号。

来到 8399 且免息分期的价格后,松下 S9 刚刚的缺点突然就不见了,我满脑子只剩下要什么自行车的感叹。毕竟我手里是有不少 L 卡口镜头的,而 S9 的缺点我也有备选机型来解决。但很神奇,没有这两个前提我是不会向新手推荐这台相机的,所以本来定位为小白入门机的松下 S9,成为今年独一无二的「你买不推荐,我买我真买」奇观产品。

S9 单看外观还是很不错的,复古造型和曾经的 M43 画幅 GM 系列非常像,当年号称最小微单,在今年这个行情下二手居然还能卖四到五千。这样一对比升级了非常多功能并且是全画幅的 S9 不仅颜值有传承价格也十分有性价比了。

样片 20-60 套头

S9 最大的特点就是 LUT,支持通过松下的新 APP LUMIX Lab 手机下载传输 LUT。当然你用电脑自己做一些传上去也没问题。虽然后期加 LUT 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却毕竟需要电脑或 iPad 与专业软件加持。当拍摄免去调色后期的额外加工,直出就已足够应对社交媒体场景了。

样片 20-60 套头

对于拍照上头就会狂按快门的摄影师来说,省掉修图这个大麻烦真的是件很爽的事。当然正经干活是不能这样偷懒的,但反正正经干活也不是这台机器的使命。LUT 功能支持 40 项 LUT 槽位,还可以两个 LUT 叠加并设置每个 LUT 的百分比。我略拍了一些样片供大家参考。

样片 20-60 套头

L 卡口复古镜头的缺失是另一个大问题,绝大部分 S9 用户通过转接来解决它。松下原本的镜头规划里,大部分都是为了控制呼吸效应而设计的工业风十足的干活镜头,1.8 军团虽然便宜大碗却和小巧的机身格格不入。

样片 20-60 套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尝试接手中的铭匠手动镜头,虽然稍微好看点但手动拍照效率太低,给我一种还不如手搓胶片机的挫败感。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松下仍没有给出太好的复古镜头方案,尤其是扫街用的小型饼干头。不过唯卓仕、美科等厂商都有饼干头产品在相继推出,支持 L 卡口或许也就是最近的事,拭目以待吧。

样片 20-60 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