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刚在「蓝色巨人」IBM 公司做了一年总裁的约翰·埃克斯(Jhon Akers)终于如愿以偿的兼任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八十年代正是 IBM PC 的全盛期,在那个各路半导体作坊还在手搓芯片的年代,IBM 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堪比禁酒令时期的黑手党大佬阿尔·卡彭,其他公司的各类计算机产品无论在什么市场上也只能和 IBM 打个三七开,而要拿到那三成还得看 IBM 的脸色。可以说,埃克斯所坐的位置无异于硅谷的地下皇帝,但就是这么一个十人九慕的职位,愣是在短短十年之内被他干的人厌狗嫌。

不过,将 IBM PC 的光速溃败全部归咎于埃克斯也着实冤枉了他,能做到 IBM 总裁兼董事长的大佬绝非无能之辈,但埃克斯在任期间几乎一件好事都没碰上,大部分操作也实属有心无力,人称硅谷小崇祯,实在是倒霉到家了。

谁也想不到,IBM 的衰落竟然和远在中东地区的两位大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说蝴蝶效应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么苏伊士运河掀起的浪花也就足够在十几年之后把美国硅谷的行业巨头给搅得地覆天翻。

1967 年的「六日战争」让以色列攻占了整个西奈半岛和约一半的戈兰高地,吞并了整个巴勒斯坦,并占领了约旦的大量领土,与阿拉伯国家的边界则一直延伸到苏伊士运河沿岸。为了巩固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色列于 1969 年开始陆续花费 3 亿美元在苏伊士运河岸边修建了一个庞大的沙石结构堡垒系统,称作「巴列夫防线」(Bar Lev Line),并对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归还领土的 242 号决议不予理睬。

以色列此举被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视为奇耻大辱,时任埃及总统的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Mohamed Anwar al-Sadat)决心以战争手段夺回失去的土地,在经过长期准备和对以色列的一系列战术欺骗之后,埃及军队在 1973 年 10 月 6 日——犹太教徒的「赎罪日」当天——对驻扎在巴列夫防线的以色列守军发动突袭。

埃军强渡苏伊士运河并利用消防水枪冲垮了以军的堡垒,而原本站在以色列一边的欧洲国家也在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威胁下停止了对以色列的支持。情急之下,内外交困的以色列不得不向美国求援,为了不让埃及背后的苏联势力掌握中东地区的主动权,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即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到以色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