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笔之前,做准备是最基础的工作。前 GQ 编辑总监曾鸣就说过,自己每写一个新话题都要把网页搜索结果的前 10 页全看一遍。
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弄清楚读者在关注什么、讨论什么、期待什么。读者关注的方向就是我们要思考的方向,这里也藏着我们要提问的问题。
平时我要了解一个新话题,除了看媒体报道,我还会看知乎。知乎用户会愿意花上千字来解释自己的态度,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了解的信息点,就 Google 搜索,不断做资料搜索来了解一件事一个行业。最终我的脑子里会有一个完整的框架,我会知道读者想知道什么,我该问什么。
其实还有一个更高效的办法,就是找从业的朋友给你梳理。我的个人经验是,花 10 个小时去了解一个新行业,都不如一个懂行的朋友跟你聊半小时。
之前报道长租公寓「自如」时,我就找到了麦肯锡房地产项目组的朋友们帮我科普房地产行业。没有他们,我根本不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就搞清楚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动向。如果仅靠我自己找资料加苦思冥想,我绝对不可能在两个小时内就知道为什么大地产公司不愿意涉及分散式长租公寓的业务,而更乐意做集中式长租公寓。
作者注:分散式长租公寓指的单间房屋的出租房源,像是自如、蛋壳公寓和青客等企业提供的大多数就是这类业务;集中式长租公寓指的是独立成栋的出租房源,很多酒店式公寓就属于这类业务。
编者注:作者写过的两篇长租公寓主题的报道,分别为:
找朋友帮忙跟管理团队一个道理,你可以不知道怎么做这件事,但你要知道找谁来做。在做新领域的报道时,我基本都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比较扎实的报道(不是渲染情绪的报道),这都多亏了我的朋友们。
当然,能找到懂行的朋友算是机缘巧合,大部分时候是很难刚好找到一个这样的朋友来帮忙梳理行业。在这时,找那些一直关注行业的圈外人也行。比如我虽然不追内地娱乐业,但我有很多追星的朋友;又比如我不炒鞋,但我有很多爱潮牌的朋友。他们不是核心从业者,但他们的知识储备都比我多,都能够快速帮我补充信息点。不过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视角更多时候只能视为一个狂热消费者,我们思考的问题得比消费者更深入一些。
即便是「情感内容」也需要这个过程。你可能对出轨、代孕和前任这些话题都有自己的态度,但你也得知道大多数人是怎么思考的,有哪些标志性的事件把大众情绪推向极致。
微信公众号「新世相」的内容看起来没那么硬核,大多数都是情感内容,但每个选题操作前都是做了大量的资料搜索。如果你是想跟更多人产生连接,那么就应该考虑他们正在思考什么。
这些准备功夫都是为了后头的采写做准备。
想象一下,你去采访某个公司高管,问及公司营收数据,可是公司才刚公布了财报,对方会怎么想你?
好吧,其实大部分情况他们不会多想,因为没有做功课就上阵的记者太多了。但如果你做得更细致、更周全,对方也会因为你的充分准备更尊重你。即便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都会被做好准备的对话打动。
本章小节
- 在动笔写任何选题之前,都尽可能地将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搜寻一遍。
- 读者关注的方向就是我们要思考的方向,这里也藏着我们要提问的问题。
- 不用担心对某个行业不了解,当你从零开始搜索相关资讯的时候,只要资讯累积够多,最终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
- 如果你有某些朋友从事的职业和你要写的选题恰好相关,找他们沟通一下会比自己闷头翻资料更高效。
- 不要把朋友们的观点带入文章中,他们的角色是资深玩家,你的报道则需要更加深入。
- 更周全的准备可以赢得受访对象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