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本期《派评》。你可以通过文章目录快速跳转到你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发现了其它感兴趣的 App 或者关注的话题,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讨论。
值得关注的新 App
虽然少数派一直在为大家发现和介绍各平台上的优质 App,但仍有不少设计、功能、交互、体验都非常优秀的 App,还没有被我们发掘和介绍。它们可能是一款老 App,也可能是近期上架的新 App,我们会在这里介绍给你。
Quip:剪贴板管理工具
- 平台:iOS / iPadOS / macOS
- 关键词:剪贴板管理、文本替换、OCR 识别
@ElijahLee:Quip 是 BZG Apps 出品的一款智能剪贴板管理器工具,支持 macOS、iOS、iPadOS 等 Apple 生态设备同步。它不只是简单保存你复制的内容,还加入了很多智能、自动化、OCR 文字识别等功能。
作为剪贴板管理工具,Quip 可以自动保存你复制的内容,并通过 iCloud 同步,无论是文字、链接、代码段、图片、文件等,都可以方便地粘贴到其他 App 或者文档中。使用快捷键 Option-Command-C
即可打开 Quip 的历史保存记录,默认情况下,它会出现在屏幕的左/右侧。按照顺序使用快捷键 Command-数字
就可以快速粘贴插图。

对于剪贴板中的历史记录条目,Quip 支持丰富的筛选条件与搜索功能,在 Quip 窗口中使用 Commans-S
,你可以随时查找过去复制的内容。应用的筛选条件支持根据复制的内容类型进行筛选,包括文本、富文本、链接、图片、文件夹、代码甚至颜色等。在其他维度上,还支持按照日期、应用来过滤历史项目,以便快速定位。

Quip 中的 Super Shortcuts 功能,类似于 macOS 的文本替换,可以将某些内容定义为快捷触发词,用输入这个较短触发词就能快速插入。这项功能是文本扩展与剪贴板历史的结合,省去同时用多个工具的麻烦。Super Shortcuts 中的规则,也支持排序、搜索以及文件夹管理等功能。
集合功能可以支持你将不同功能或场景的剪贴项目分组,例如设置工作集合,管理那些工作常用的地址、名片和文本等。智能集合(Smart Collections)则会利用 Quip 自带的筛选条件,基于自定义的规则自动把剪贴内容分类到相应集合中去。

支持 OCR 识别也是 Quip 对剪贴板功能的扩展,默认情况下使用 Command-Shift-2
即可使用 OCR 识别,并把文本自动添加到剪贴板记录中去。
Quip Intelligence 可以通过本地 AI 分析来辅助剪贴板内容管理。目前提供的功能包括自动删除重复内容、清理多余空格和文本格式化、删除链接中追踪参数、格式化代码等等。Quip 还提供 Super Intelligence,它可以根据学习用户对剪贴板历史的筛选习惯,来提升筛选结果的准确性,另外还有验证码识别(敏感信息不加入剪贴板历史)、无序字符识别等高级功能。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Quip。付费升级可以解锁 iCloud 同步等功能,费用是 2.99 美元/月、14.99 美元/年。单 Mac 设备授权 19.99 美元。
Metrolist:更好的 YouTube Music 客户端
- 平台:Android
- 关键词:YouTube、Music、第三方、Material
@大大大K:正式转战 YouTube Music 后,我搜寻过很多第三方客户端。一方面我希望获得比官方客户端更棒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我又希望能够与原生产品保持尽可能相似、避免切换平台时产生割裂感。这款 Metrolist 几乎能够满足我的所有需求,也是唯一一款我能够坚持使用的 YouTube Music 客户端。
说起官方客户端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其 UI 设计。或许是为了兼顾跨端体验,Android 平台上仍然没有 100% 适配 Material You。而这正是 Metrolist 的优势,它基本上完全遵循最新的设计语言,并且还支持基于专辑封面的动态取色。在内容布局方面,Metrolist 保持着与官方客户端相似的样式,即使是在其他平台使用官方客户端,也不会产生陌生感。

基础功能方面就不过多介绍了,Metrolist 其实还有很多非常细节的小功能值得称赞。比如在播放界面上划进入到播放列表,我们可以通过点击右上角的「锁」来控制是否允许编辑列表,避免误操作。另一个细节功能在歌词方面,除了接入酷狗歌词、对中文歌曲更友好之外,Metrolist 支持「罗马字符格式化」,也就是在遇到韩语、日语等我们不熟悉的语言时,App 会自动添加罗马音标注,让用户跟唱无压力,简直比 KTV 的点歌系统还贴心。

除此之外,Metrolist 支持听歌趋势统计、多种登录模式甚至支持 Discord 集成,设置中还可以控制「支持的链接」,如果你对投屏和看视频功能没有什么需求,Metrolist 完全可以让你抛弃官方客户端。

如果你也是 YouTube Music 用户,我非常推荐你使用 Metrolist 来替换并不怎么好用的官方客户端。你可以在 GitHub 和 IzzyOnDroid 下载 Metrolist。
CalcList:变计算器为计算清单
- 平台:Android
- 关键词:计算器、清单
@Peggy_:说到计算器,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拿来即用,临时充当个外置大脑便又弃之一旁。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计算」的场景其实非常丰富,例如各种各样的记账类软件其本质就是在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和统计。如果我们只是想要进行简单的计算,那么不妨看看这款思路清奇的计算器:CaluList。
CalcList 计算的并非单独的数据,而是我们预先设计好的「清单」,它要做的就是根据我们每次更新的数值来计算出一个新的结果并呈现出来。

这里以计算一个人的饮食开销为例:我们可以在 CalcList 当中先新建一个清单,命名为饮食记录,接下来就需要完善清单的项目。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一日三餐、零食小吃分开来算,首先罗列出早餐、午餐、晚餐,之后点击应用当中的 Rslt 将这三项进行求和计算,并将结果命名为「一日三餐」,如此一来,CalcList 便会为我们计算当天主食的花费,每天产生新的消费后,只需要在对应的清单项目内点击加号来添加即可。

当然除了上述的用法,我们也可以思考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出现一些需要重复计算的场景,然后提前在 CalcList 当中配置好计算过程,之后每次需要计算数值时直接填写数值即可。当然,CalcList 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计算器,单独作为计算器使用体验就非常一般了,但是能另辟蹊径将高频的计算场景与计算器直接相结合,目前并不多见。

如果你对 CalcList 感兴趣,可以通过 Play Store 下载体验,应用本体免费并提供三个清单的限额,想要设置更多清单则需购买高级版。
不容错过的 App 更新
除了「新鲜」App,App Store 中的许多老面孔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增加更多有趣和实用的功能。少数派希望帮你筛选 App Store 中值得关注的 App 动态,让你快速了解 App 和开发者们的最新动态。
Aqara Home 6.0:自动化和地理围栏全面升级,让家居更智能
- 平台:iOS / iPadOS / Android
- 关键词:智能家居
@Vanilla:Aqara 可能是除了米家之外最受欢迎的智能家居生态,特别是对 HomeKit、Matter 等协议的原生支持,更是让 Aqara 成为了很多智能家居爱好者的首选。近日,Aqara 更新到了 6.0 大版本,从自动化条件和地理围栏这两个方面切入进行了功能升级,也正好地弥补了 Apple Home 应用在这两个方面的不足,所以说对 Aqara 和苹果用户来说都是一个效果显著的提升。
升级到 6.0 版本后,打开 Aqara Home 应用后我们先前往「我的」标签页,找到「智能 2.0」选项后点击进入,然后开启「启用智能 2.0」的开关。接着,前往「智能」标签页,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立即开启」,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创建功能更加丰富的自动化动作了。

智能 2.0 支持了「当 - 且 - 就」这个逻辑链,比之前多了一个状态条件,当然这个「且」非必需条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使用。目前,状态条件已经支持了设备、智能空间、室外天气、地理围栏 2.0、安防卫士和自动化这六大类。以下图的自动化动作为例,「当」室外开门,「且」全屋全部灯关着,「就」推送告警消息。实现的效果就是当我不在家,或者晚上在家关灯睡觉时,如果有人从外面开了门,那就给我推送警报消息。

另外一个主要的升级是地理围栏 2.0,相比之前的版本最大的变化有两个:一个是支持了多台终端设备的识别,不过目前只支持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不支持国产安卓手机;另一个是可以精确识别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任意到达、任意离开等动作,提供更加丰富的自动化触发选项。

不过,使用地理围栏 2.0 功能需要开启始终允许防卫位置信息以及开启后台 App 刷新。

最后,本次升级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功能,那就是自动化动作 AI 命名。原来自动生成的自动化动作名称,真的是又臭又长,现在经过 AI 优化后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可用程度。

Aqara Home 应用可以在 App Store 和各大应用商店免费下载使用,不过目前地理围栏 2.0 功能因需要依赖 Google 服务,尚不支持国产安卓手机,略显遗憾。
Final Cut Camera 2.0:适配 iPhone 17 Pro 系列新特性等
- 平台:iOS
- 关键词:影像、手机摄影
@Snow:Apple 第一方应用毫无疑问肩负着展现新设备与新系统特性的重任,在全新的 26 系列系统上线之后,Apple 终于发布了 Final Cut Camera 2.0 版本更新,支持了全新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的 ProRes RAW 和 Genlock 技术,并为新 iPhone 系列机型所搭载的 Center Stage 前置摄像头加入直观易用的手动调节功能,充分实现创意操控。
Final Cut Camera 2.0 将使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成为首批支持录制 ProRes RAW 视频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直接从摄像头传感器获取原始 RAW 数据,并在后期制作中享受最大程度的创作自由,同时在 Apple 芯片媒体处理引擎的助力下,ProRes RAW 能更快地导出文件,且比其它 RAW 格式占用更小的空间。
此次更新还将推出全幅录制功能,可以使用摄像头传感器全部有效区域,以大于 DCI 4K 的分辨率捕捉到更广阔的视角。这一功能可以为后期编辑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减少重新构图、后期稳定处理、或是调整宽高比等操作后的画面损耗。

在同步推出的 Final Cut Pro 11.2 和 iPad 版 Final Cut Pro 2.3 中,用户可以精确控制 iPhone ProRes RAW 素材,直接调整曝光、色温、色调和去马赛克。近期更新的 DaVinci Resolve 20.2 也增加了对 Apple ProRes RAW 的支持。
此外,Final Cut Camera 2.0 和 Final Cut Pro 还支持了 Apple Log 2,用户可使用 iPhone 17 Pro 在 ProRes 或 HEVC 格式下记录更广的色域,并借助 iPad 和 Mac 版 Final Cut Pro 的 Log 2 LUT 查看和编辑素材,保留原画鲜活的色彩。

最后,Final Cut Camera 2.0 支持了 Genlock 技术,创作者可以用同一参考信号将 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与其他录制设备精准同步,确保每一帧画面完美对齐。有了这项技术,创意工作者们无需再花费数小时手动逐帧对齐,即可实现精准到帧的专业编辑。Genlock API 支持已向第三方开放,并已运用在新版 Blackmagic Camera ProDock 中。
2.0 版还将适配 Center Stage 前置摄像头,当你使用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配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时,无需旋转 iPhone,即可手动调节横向或纵向构图拍摄。
Final Cut Camera 2.0 功能适用于运行 iOS 18.6 或更新系统的 iPhone Xs 或后续机型,部分功能要求使用 iOS 26 或 iPhone 17 Pro 机型,更详尽的更新内容你可以点击此处查看。
我的番茄 5.0:适配 iPadOS 26,全新的数据统计和日历视图
- 平台:iOS / iPadOS
- 关键词:番茄钟
@化学心情下2:近期,设计精美的番茄钟 app《我的番茄》随着 Apple 各大操作系统的正式推出,也适时推出了适配新系统的 5.0 大版本升级,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首先就是全面适配 iPadOS 26、iOS 26 的 Liquid Glass 界面效果,看上去也比以往更为精致美观,同时随着 iPadOS 26 中加入了新的应用窗口模式, 我的番茄也进行了深度适配,加入了菜单栏选项、支持新的鼠标指针,也支持通过键盘快捷键快速调用。而在 watchOS 26 则加入了 Control 小组件的支持以及适配 Liquid Glass。
而要说到本次更新中最为重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全新的数据统计和日历视图了:现在数据统计增加了专注趋势和番茄钟详情,你可以按照日、周、月查看单个任务的专注数据,从而对番茄钟整体的专注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至于日历视图,现在可以支持按照 1 日、2 日 和 1 周查看专注数据。新建标签也有优化,现在支持自定义时间,并可以按照时间和标题排序,还可以快速选择颜色等等。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我的番茄》。
Cuto 3.0:适配「液态玻璃」,订阅模式诚意上线
- 平台:iOS / Android / 鸿蒙
- 关键词:壁纸、人工挑选、Unsplash
@克莱德:Cuto 是少数派的老朋友了。作为一款主打「人工挑选壁纸」的独立 app,Cuto 从最初面世到今天推出 3.0 版本更新已经走过了 9 个年头,期间起起伏伏经历过高光,也面对过入不敷出、一度考虑放弃或卖掉的至暗时刻(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阅读阿平老师的小「幕后」)。
在这次推出的 3.0 版本中,Cuto 为第一时间跟进了 Apple 平台的液态玻璃风格,如果你已经习惯这套闪耀着高光、折射、模糊和透镜式畸变的新设计,3.0 版本用起来应该会更加贴近「原生」一点。

但正如开发者所说,液态玻璃只是外在,功能界面重新布局才是核心。Cuto 3.0 的导航栏由「探索」(首页)、图库、个性化和个人页面组成,首页除了最主要的每日壁纸,还通过时间流的方式承载着部分合辑(如 Cuto AI、空间景深壁纸等)的展示功能;如果你在「找壁纸」这件事情上依然得不到满足,则可以跳转到图库页面,按照颜色、主题等预置的分类进一步探索。但不得不说「探索」和「图库」页面仍然存在一定功能上的重合,后续如果能在人工精选和图库检索(甚至加入搜索功能)层面进一步区分一下应该会更好。
个性化标签页面目前提供了自动换壁纸和小组件功能,目测后续 Cuto+ 版本的主要功能更新都会聚集于此。原有的收藏则移动到了个人页面。

说起 Cuto+,从买断到订阅制的转换自然才是 Cuto 3.0 的核心更新内容。订阅制早些时候还是一个略带争议的话题,如何让用户更加舒适和平滑地转换到订阅模式也是近些年各大 app 开发者一直在探索的话题,个人认为 Cuto 3.0 在这方面做得依然诚意十足。
Cuto Pro 用户原有的权益不会有任何变化,更新后 Cuto Pro 用户依然可以永久享受无限制浏览壁纸、保存原图、快捷指令自动化、小组件等此前已经解锁的高级功能;Cuto+ 在 Pro 版本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 Plus 订阅模式,定价 12 元/月或 48 元/年,Plus 版本额外提供 API 调用以及即将上线的跨平台互通、动态壁纸等新功能。
而如果你是 Cuto Pro 的老用户,从 9 月 15 日起还将自动解锁 3 个月的 Cuto+ 体验,到期不会自动续期;在任意平台购买过 Cuto Pro 的用户还可解锁首年订阅 21% 折扣的特别优惠,折扣后为首年 38 元。

不过话说回来,考虑到 Cuto+ 版本除了 API 外目前还没有新功能可以体验,9 月 15 日就上线老用户免费解锁活动这个做法,在个人看来其实略显仓促,毕竟能够吸引老用户向订阅模式迁移的内容并不算多;另外就是 Cuto+ 和 Cuto Pro 这两个方案的命名是不是还有待商榷🌚?
你可以在 App Store、鸿蒙软件商店和各大 Android 应用商店下载 Cuto。
App 速报
- Mozilla Firefox(Windows|Linux|macOS):更新至 v143,带来对 PWA 应用的支持,在 Windows 上支持通过侧边栏集成微软 Copilot,在隐私浏览模式下可以自动删除下载文件,在 Windows 11、macOS 平台新增 xHE-AAC 音频播放支持、摄像头访问权限弹窗提供摄像头预览。
- Things(iOS | iPadOS | macOS | watchOS | visionOS):适配 Liquid Glass,支持 visionOS 小组件,新增 macOS 和 watchOS 的快捷控制等。
- 手机连接(Windows | Android):更新至 v1.25,支持 Android 手机远程控制 Windows 电脑的锁定,并支持在手机端查看接收到的文件、剪贴板等内容。在 Windows 电脑中,应用投屏功能支持切换紧凑模式(类似手机视图)和展开模式(类似平板视图),在电脑上查看手机 App 更方便。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