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 3 是 AirPods 系列有史以来最大的升级,对我而言。

外观设计

让我们开门见山,先从 AirPods Pro 3 的设计开始说起。

将 AirPods Pro 3 与 AirPods Pro 2 的充电盒放在手上,能够明显看出前者整体要比后者大了一些,这也与官网列出的尺寸及重量信息相吻合。当然,对于这样一款集成度足够高、也足够轻便的产品而言,这样的改变无伤大雅;更何况 AirPods Pro 3 的充电盒在体积略微增加的同时,比 AirPods Pro 2 的轻了将近 7 克,重量上反而有了能够感知的变化。

下:AirPods Pro 3。

其它方面,两代产品的充电盒均保持了一致设计:侧面具有挂绳孔,底部有 USB-C 接口及用于查找功能的扬声器。AirPods Pro 3 充电盒正面的指示灯也用上了与 AirPods 4 类似的隐藏式设计,在灯未亮起时,整个充电盒正面看起来像是一个完整的表面,没有指示灯的开孔隔断,显得更加简洁和好看。

如果你尝试将 AirPods Pro 3 放进 AirPods Pro 2 的充电盒中,则会立即发现两者耳机本体的设计不同。由于耳机柄的长度和宽度都略有增加,二者的充电盒并不通用,这样的调整或许与 AirPods Pro 3 新的定制驱动单元及放大器有关。在 AirPods Pro 3 的耳塞部分一侧,我们能够看到全新加入的心率监测传感器。

佩戴体验

为什么说 AirPods Pro 3 对我而言是这一系列产品有史以来最大的升级,佩戴体验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我曾不止一次地提过,不论是 AirPods 还是 AirPods Pro,我的左耳都无法稍微长时间地佩戴,总要时不时注意才能避免耳机从耳道滑出。虽然严格来说这大概率可以归为与我耳道形状有关的个例,但我还是相信这样的个例并非「万里挑一」——所以此前为类似问题所困扰的朋友更应该格外留意一下 AirPods Pro 3。

在美国参加发布会期间,我有机会试戴了 AirPods Pro 3,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我立即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被彻底解决了。回国之后,再次连续的长时间佩戴让我印证了这个结论,AirPods Pro 3 的佩戴稳定性让这副耳机陌生得不像是 AirPods。

据 Apple 介绍,AirPods Pro 3 的工业设计经过了上万次耳内扫描和逾 10 万小时的用户研究,并以超过 3 亿个数据点为基础构建。AirPods Pro 3 的耳塞也与自家品牌 Beats 最新的旗舰产品 Powerbeats Pro 2 一样,提供了多达 5 种尺寸可选。

毫不夸张地说,我在试过了 AirPods Pro 2 的所有耳塞组合并通过耳塞贴合度测试后,该戴不稳还是戴不稳;但 AirPods Pro 3 随手一放就能稳入耳中,不管是骑行还是跑步都不用担心耳机回掉落。

根据设计调整来看,我认为 AirPods Pro 3 能有如此明显的佩戴稳定性提升,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耳机整体的宽度减小,让耳机机身前侧的贴耳部分能够更好地塞入耳道并停留;二是从触摸手感判断,AirPods Pro 3 的机身内侧有明显的内收角,这也与官方描述「内旋设计」相吻合,耳塞部分得益于这一轻微角度的调整能够更贴合耳部曲线探入耳道,以此达到更加稳固的佩戴体验。

右:AirPods Pro 3。

心率监测

从年初在自家旗下产品 Powerbeats Pro 2 中加入心率传感器之后我们就知道,AirPods 何时支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毫不意外,作为旗舰型号的 AirPods Pro 3 在系列中率先登陆,推出全新心率监测功能。

Apple 将 AirPods Pro 3 中的心率传感器称为「迄今最小的心率传感器」,此言一点不虚,将 Powerbeats Pro 2 与 AirPods Pro 3 放在一起就能看到,后者的心率传感器部分确实小了不少,更何况 AirPods Pro 3 的整体尺寸本就已经更为紧凑。

在美国参加发布会期间,我向 Apple 的产品经理咨询得知,AirPods Pro 3 与 Powerbeats Pro 2 采用了同一个 API 适配心率监测功能。而在此前询问首批适配 Powerbeats Pro 2 心率监测功能的应用之一 YaoYao 的开发者后我们了解到,这一 API 实际上就是 Apple Watch 上应用获取心率数据的接口;因此第三方开发者依然可以轻松地适配这一能力,让自己的 app 通过调用 HealthKit 接口获得 AirPods Pro 3 监测到的心率数据。

在未开启运动的情况下,Powerbeats Pro 会在播放音频或查看健康 app 内心率数据时开始高频实时地获取心率数据,AirPods Pro 3 的策略则要保守许多,仅在健身 app 或其它已适配的 app 内开始运动之后,才会开始监测心率。这种「按需工作」的触发方式毫无疑问是为了确保不影响 AirPods Pro 3 的续航水平。

经过多次对比测量之后,AirPods Pro 3 的心率数据与 Apple Watch Series 10 的测量误差大致能稳定在 1-2 次 / 分钟,作为对比此前 Powerbeats Pro 2 与 Apple Watch Serirs 10 的误差大约为 2-3 次 / 分钟。如果以 Apple Watch 的测量数据作为基准,两款耳机的数值相差不大,都能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参考。

极为出色的稳定性、准确可靠的心率数据,加上史上最强的 IP57 级别防尘、抗汗、抗水能力,小巧的 AirPods Pro 3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适合运动,更能胜任运动。

功能听感

AirPods Pro 3 的降噪能力比 AirPods Pro 2 提升了 2 倍之多,在后者已经拥有相当出色的降噪效果之后,我对 Apple 的这一结论其实怀有一丝疑问。

最初戴上 AirPods Pro 3 后,我的听感确实与这一结论相悖,与 AirPods Pro 2 相比,前者开启降噪之后总还是能听到更明显的环境音,但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由于 AirPods Pro 的佩戴稳定性实在是太好了,随便往耳朵里一塞就能稳固不掉,导致我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将 AirPods Pro 3 完全戴紧。

由于 AirPods Pro 3 在耳塞部分的设计调整,这代产品的可入耳深度比之前更深了不少,我推测这样的变化也让耳机本身与耳道的贴合度能够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了降噪效果,前提是佩戴时一定要旋转调整角度,尽可能地将耳机戴进耳道内。

我分别在行驶的高铁车厢内和安静的室内测试了 AirPods Pro 2 和 AirPods Pro 3 的降噪表现,其中在面对火车轰鸣这类持续且低频的噪声时,AirPods Pro 2 的降噪效果已经很出色了,但 AirPods Pro 3 依然更胜一筹;能够明显察觉出后者在轰鸣声方面更加微弱至几乎听不见的程度,周围嘈杂的人声也明显更轻了不少。

在安静的室内环境下,我用 Billie Eilish 的《bad guy》这首歌测试了两款耳机的降噪表现。这首歌里含有大量的低频鼓点、次低频合成贝斯以及近距离的叙事化人声,在戴上 AirPods Pro 2 并开启降噪模式听音时,虽然乐声已经很微弱了,但歌曲整体的低频和人声在仔细听的时候依然可以完整辨别;而在戴上 AirPods Pro 3 后,音频的削弱还是很明显的,极为仔细地聆听也只有若有若无的低频鼓声依稀能被听到。

有意思的是,从 watchOS 7 开始,Apple Watch 上的噪声 app 能够通过加权的方式,计算出 AirPods 耳机内的声音分贝;虽然这种测量结果肯定不能保证数据准确性,不能衡量降噪实际效果,但在尽可能控制变量的情况下 (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分别佩戴耳机长时间观察测试) 用于对比不同耳机的降噪表现,应该还是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性。

在我的实际测试中,不论是在嘈杂的马路环境、人声鼎沸的咖啡馆内,还是如上所述处在安静的室内,即使 AirPods Pro 3 的降噪听感已经明显好于前代产品,AirPods Pro 2 在 Apple Watch 上测出的分贝数值都始终处于更低的状态,在与其他拥有耳机的朋友讨论之后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我猜测是因为 AirPods Pro 3 的全新低噪声麦克风有着更好的环境收声效果,被加权算法计入了计算结果中;而另一方面又是得益于新的低噪声麦克风配合相应算法,让 AirPods Pro 3 有了更好的降噪表现。

另一方面,新的多孔声学架构及低噪声麦克风也让通透模式效果更加好了。尤其是在马路上行车的复杂环境中,AirPods Pro 3 的通透模式音频都要更加通透,环境声音的效果更加接近不戴耳机时的真实听感,不同声音的方位感也更加具体和明晰。

音乐听感方面,AirPods Pro 3 的低频提升还是挺明显的,鼓点和贝斯都有更深的下探,二者的衔接也相当不流畅而不会溢出,整体的低频听感与 Powerbeats Pro 2 比较接近;而在人声方面,在聆听像是《bad guy》《xanny》这类歌曲中比较「贴面」的人声唱法时,虽然 AirPods Pro 2 的人声表现已经足够前置并且「干净」了,但 AirPods Pro 3 还是能够听出更清晰的咬字和唇齿气息,与高频合成器的声音层次也更分明。

总的来说,AirPods Pro 3 的音乐听感我认为综合了 Powerbeats Pro 2 和 AirPods Pro 2 各自的优点,在低频和人声的表现提升较为明显,整体的空间通透感都会比前代产品略好一些。

续航表现

从实际测试来看,AirPods Pro 3 在半小时降噪聆听之后耗电 4%、一小时聆听之后耗电 10%、三小时聆听之后耗电接近 40%,基本符合官方宣称的 8 小时续航水平。 AirPods Pro 3 与 AirPods Pro 2 使用的都是 H2 芯片,在多了心率传感器、有了更强的降噪能力之后,续航水平却能比前代产品高出不小的 33%。

虽然目前还不得而知 AirPods Pro 3 耳机本体的电池容量,但是除了心率监测能够按需开启之外,新的多孔声学架构和定制驱动单元及放大器对于整体功耗的贡献也一定功不可没;我还在美国现场从 Apple 产品经理处获知,AirPods Pro 3 采用了新的电池架构与软件算法,这些最先进的声学及电池科技都让 AirPods Pro 3 的续航再进一步,能够从早到晚「声声不绝」。

AirPods Pro 3 的充电盒就没那么「幸运」了,耳机搭配充电盒使用的续航时长从此前的 30 小时下降到了 24 小时,少了有 1/5 之多。虽然充电盒的尺寸有所增加,但从比上一代明显更轻的重量参数可以看出,增加的体积并没有用在电池上,电池甚至可能变得更小了,更不用提能够精确查找的 U2 芯片功耗也会更高。

对于 Apple 的这一选择,我倒是认为也能理解。一方面耳机本体的续航时长基本能够应付一天外出、或是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需充电;另一方面在保持售价不变的前提下,还可以继续加入心率传感器丰富功能,结合产品的核心体验和制造成本考虑,AirPods Pro 3 都能毫不逊色地完成各种日常任务不断电。

选购建议

在聊选购建议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由于 Apple Intelligence 迟迟未能在大陆地区落地,我认为 AirPods Pro 3 中最重要的新功能之一——实时翻译——不出意料无法与我们见面。虽然 Apple 已经表示这一功能会在年底支持中文翻译,但要想用上它,依然需要依赖 iPhone 中的 Apple Intelligence。不可以忘记的是,AirPods 4 和 AirPods Pro 2 上也会支持实时翻译功能。

现在可以聊聊选购建议了。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国内用户而言,AirPods Pro 3 的主要升级有:运动能力,包括心率监测功能与更强的抗汗抗水等级;日用能力,连续使用时长更久,降噪和通透效果都更好,还有 U2 芯片这样的加分项;娱乐能力,在有完整 Apple 生态体验的前提下,这应该就是听感最好的无线蓝牙耳机了。

因此,对于 AirPods Pro 2 用户而言,如果没有强烈的运动需求、或者像我一样有佩戴不稳的特殊情况,我会建议再等一等,不论是等更好的价格,还是说等下一代产品。当然,对于一款三年一更新的产品而言,即使你现在选择立即升级,我觉得也是不会错的选择,AirPods Pro 3 从工学设计到声学架构里里外外都焕新,可以与音乐一起陪你再度过下一个三年,甚至更久。

对于其他 iPhone 用户来说,不管你已经拥有还是正在考虑 AirPods,最强的功能、优秀的续航,更方面表现都相当均衡地出色,AirPods Pro 3 肯定是当下最合适的选项。

最后,不管怎么说,对于所有 Apple 用户而言,选择 AirPods Pro,从来都会是不出错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