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日本投降,距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 80 年,这期间更是诞生了不少如《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鬼子来了》等留名影史的经典作品。本期「看什么」特别篇,我们为大家准备了 9 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影视作品,带你重温国产谍战经典,也放眼世界,致敬那些在战争中无私奉献的先烈与坚韧求生的普通人。因文章篇幅有限,未能涵盖更多优秀作品,🙋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心目中的二战佳作、那些打动你的情节与镜头瞬间。
往期推荐可 点此 或点击文末 tag #本周看什么
;想要查看更多深度影视内容,可以关注衍生栏目「看什么 Café」。如有其他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感谢大家对「看什么」栏目的喜爱和支持。
[国产] 潜伏

关键词:剧情
片长:40 分钟(单集)× 30 集
悲伤尽情地来吧,但要尽快过去。
@Voyager_1:1945 年,正是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之际,国、共、日三方的角力日趋激烈,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由于军统特务李海丰投靠南京汪伪政权,军统情报处成员余则成受命前往南京刺杀叛徒,却意外经中共策反以地下党的身份重返军统,成为扎入国民党心脏的一颗铆钉。
《潜伏》将镜头对准抗战年代最危险却最隐秘的战场——情报线。余则成在这条随时可能暴露的钢丝绳上,既要应付冷酷的上司吴敬中,也要维持与「假妻子」翠平的生活假象。一次次虚与委蛇、一次次险象环生,他逐渐明白,真正的战场并不总在枪林弹雨中,而是埋伏在餐桌的闲谈、文件的字缝和眼神的交锋里。

作为剧中余的冒牌夫人,姚晨把翠屏那份泼辣真挚的「轴」劲儿和金条藏鸡窝舍身救同志的「真」劲儿演绎得淋漓尽致。与传统谍战剧里刀光剑影的英雄形象不同,《潜伏》更着力于展现人性的灰度。圆滑世故中仍留一丝柔软的站长、表面凶狠实则漏洞百出的陆桥山、狡黠却有瑕疵的情报商人谢若林、敏锐却执拗的李涯既是对手也是知己。角色们都有弱点,但也正因如此,才让他们在绝境中显得格外真实。剧情在冷峻与幽默之间游走,敌我之间的心理博弈比枪战更扣人心弦。导演用细节来铺陈紧张感——一次电话的停顿、一句似真似假的闲聊,都可能暗示着杀机。
这部剧没有夸张的煽情,却用最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潜伏者们的孤独与坚持。战争不止是轰炸与冲锋,还有无数无名之辈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守护光明。也许,他们不是史诗里的英雄,但他们点燃的火种,最终汇聚成燎原之势。
[国产] 伪装者

关键词:剧情 / 悬疑
片长:40 分钟(单集)× 48 集
身份可以伪装,血脉与信念却无法掩藏。
@Voyager_1:上海明氏企业的董事长明镜胸怀赤诚,暗中资助中国共产党;明楼是表面上效力于汪伪政府的高官,暗地里却为中共潜伏;明诚既是明楼的秘书与影子,又是他最忠实的战友;而小弟明台,则在迷茫与利用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特工。三人之间既有亲情的羁绊,也有立场与秘密带来的考验。
这部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讲述「英雄如何拯救国家」,而是通过战争年代下明家人面对家国大义时的个人选择来侧面体现战争对每个人情感和人生轨迹的影响。明楼周旋在多方势力之间,冷静果敢却难掩孤独;明诚沉默忠诚,却始终要面对「身份」的无声压力;明台的鲁莽与倔强,恰好折射出青年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残酷过程。连反派人物也并非全然脸谱化,而是在复杂局势中展露出人性的纠葛。
《伪装者》绝对不是深挖谍战内容的大戏,但是它把家国大义和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明家姐弟之间一句轻描淡写的对话,可能比枪林弹雨更令人揪心。谍战戏的张力、家庭戏的温情与人物的灰度,共同撑起了这部剧的厚度。真正的勇气并不在于绝对无畏,而是在身份不断被撕扯、真相难以直白的年代里,依旧选择坚守与付出。
[国产] 亮剑

关键词:剧情 / 战争
片长:42 分钟(单集)× 30 集
在铁与火的年代,最可贵的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不可为仍要亮剑。
@Voyager_1:《亮剑》讲述了李云龙的传奇一生。从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到解放战争中的野战军指挥员,他的一生都与硝烟相伴。李云龙身上有江湖气,也有军人气;他敢打敢拼、桀骜不驯,却从不缺少血性与担当。他的部队就像他本人一样,带着股子野劲,在绝境中一次次撕开敌人的防线。
《亮剑》改编自都梁的同名小说,由张前执导,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等人主演,每一位主演都将角色演绎得生动传神。李幼斌凭借李云龙一角成为荧屏上的经典硬汉形象,他将角色的粗犷与细腻拿捏得恰到好处;何政军饰演的赵刚文武兼备,张光北饰演的楚云飞则冷峻儒雅、心怀家国。值得一提的是,剧组在拍摄时力求真实,战斗场面多采用实景爆破和大量群演,使得整体质感粗粝而厚重,呈现出一种罕见的真实感与沉浸感。

与许多歌颂式的战争剧不同,《亮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真」。它没有刻意营造完美英雄,而是让人物带着缺点与棱角。李云龙粗犷、急躁,常常顶撞上级,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军事家的胆识与韬略;赵刚沉稳、理性,是李云龙的智囊和良友;楚云飞既是对手,也是惺惺相惜的战场宿敌。正是这些复杂的关系,让故事充满了厚度。无论是对战友的真情,对敌人的尊重,还是对信念的坚守,《亮剑》都展现了那个时代军人的热血与灵魂。
[国产] 悬崖

关键词:剧情 / 悬疑 / 历史 / 战争
片长:45 分钟(单集)× 40 集
这不是一段传奇,而是置身悬崖的人,在最黑暗的年代守住心中的火种。
@Voyager_1:上世纪 30 年代末,古老的中华大地正经历着最为苦难的时刻。外有日寇铁蹄进犯,内有不同派别势力的斗争,战火连绵,生灵涂炭。为了获取重要的情报,共产党方面派出周乙和顾秋妍假扮夫妻,潜入伪满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悬崖》讲述的就是中共特工周乙在伪满洲国警察厅潜伏的故事。
冰城哈尔滨的冰雪掩不住血腥与杀机,周乙的潜伏生涯就像行走在悬崖边缘。周乙被任命为特别行动队队长,但他的真实身份一直受到科长高彬的怀疑。他必须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完成情报传递与营救任务。冷酷的高彬、老辣的日本警官、随时可能被同僚出卖,让他的每一步行动都如履薄冰。

这部剧并不追求表面上的枪战与刺激,而是着力于心理战的张力。周乙沉稳、冷峻,却不得不面对亲情、爱情与信仰的撕扯;高彬敏锐、残忍,却又不乏赏识与试探。敌我双方的每一次对话,都像是在悬崖上试探彼此的立足点,一旦失误就是万丈深渊。
《悬崖》的精彩在于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它展现的特工不是刀枪不入的英雄,而是随时可能牺牲的普通人。是他们在极寒的孤立与恐惧中,依然选择坚持理想与信念。镜头的冷色调与克制的叙事手法,恰好烘托出那种压抑与紧张,让观众在心跳加速的同时,体会到潜伏者的孤勇与无奈。
[国产] 红色

关键词:剧情 / 战争
片长:40 分钟(单集)× 48 集
在最黑暗的年代,平凡之人也能以微光照亮一座城。
@Voyager_1:《红色》的故事发生在 1937 年的上海,连绵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炮火过后,租界里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内激烈角逐、碰撞撕扯,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在上海滩明争暗斗,每个人都在算计,每一步都可能致命。在时代的乱流中,小人物徐天的命运不由自主地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与传统谍战剧不同,《红色》最大的魅力在于「小人物的抉择」。徐天原本只是一个菜市场的小会计,因色觉障碍而对细节格外敏感。他没有超凡的身手,也没有权势背景,却凭借冷静、敏锐的观察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协助地下力量完成一次次秘密行动。他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智慧与良知。

在这段旅程里,他与中共地下党员田丹相遇。田丹沉着果敢,背负着革命者的孤勇,她与徐天之间逐渐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情感。同时,徐天也与金爷这样的江湖人物打交道,并与保密局特工铁林产生了交织与对抗。铁林在正义与生存之间摇摆不定,既让人愤怒,又让人同情。剧中人物并非单一的正邪对立,而是在逼仄的夹缝中展现出真实的人性挣扎。
导演用极具电影质感的镜头,把上海的弄堂、租界的夜色拍出了压抑又危险的气氛;紧凑的剧情里,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暗藏杀机。《红色》没有夸张的煽情,却让人切身感受到那个年代里生命的脆弱与意志的坚韧,以及普通人如何在血色年代里保留人性的善良与勇气。
[国产] 战长沙

关键词: 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45分钟(单集)× 32集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潘誉晗:1938 年 10 月,日军逼近长沙大地,他们迫切地想攻下中国这座粮仓,作为侵略的储备和资金。面对步步紧逼的危机,长沙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中。不少长沙百姓带着家人东奔西跑,有女儿的人家则急着把孩子嫁得远远的,好出城躲避战乱。
胡家孙女婿薛君山也不例外,他想极力促成胡家幺女胡湘湘与留洋归来的军人才俊顾清明之间的婚事,为湘湘找个好退路。从水火不容到情投意合,二人几经蹉跎。也正是在这时,国民政府实施「焦土政策」,蒋介石密令火烧长沙。长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千年古城毁于一旦。

战争的厚重与深沉不言而喻,剧集的精彩之处,便是通过中国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视角,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原本祥和甚至偶尔搞笑的普通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战事打破了宁静:懵懵懂懂的胡湘湘因此变成了坚强的战地护士;看上去不靠谱的胡小满走上了战场;出身优越的顾清明也终于明白了理想和现实间的天差地别……原本美好的家庭被撕裂得彻彻底底,而这,只是当年被残害的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个而已。
「正午阳光」的出品很有质量保证,导演孔笙的镜头语言很沉稳。他并不着急地刻画战争的残酷,而是用张弛有度的节奏,巧妙地平衡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与历史事件,也完美地把历史进行了更具戏剧冲突的艺术化处理,然后便让我们看到了这份民族伤痛。
以「文夕大火」、长沙会战等真实事件为原型,改编自同名小说的《战长沙》尊重了历史,通过这段湖南儿女捍卫城市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反战的意义。
[德剧] 我们的父辈

关键词: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90分钟(单集)× 3集
战争啊,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潘誉晗:1941 年,柏林的某家酒吧。五位好友相聚一堂,为即将前往苏德战场的两兄弟践行。时值德军入侵苏联之际,威廉和弟弟弗里德莱姆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夏洛特也将作为战地护士前往战场。拥有动人歌喉的格蕾特梦想成为歌星。她的恋人维克多,是裁缝之子。他们相约在圣诞节重聚,却未曾想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被许多影迷称为「二战题材巅峰作」的剧集,根据制作团队父母辈的真实经历改编,很罕见地站在了德国的立场切入。它并不洗白历史,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了一种很克制又严谨的方式,通过寻常的普通人视角,去展现个体命运在这般动荡环境中的挣扎与无奈。

于是在这部德国迷你剧中,我们透过这五位德国青年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命运,看到了战争真实的样子,看到了人性极为复杂、命运相当悲剧的一面:主动参军的威廉从一位忠诚的军官变成了一名生存者;心怀诗意的弗里德莱姆成为了杀戮的机器;夏洛特见证了战争的残忍,日渐麻木;为了挽救恋人性命的格蕾特,委身德国纳粹高官,为其求得一枚通行证;而维克多因犹太出身,在自己的祖国遭到唾弃和追杀。
明明也曾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们,可到最后,什么都不复存在了。就像是经过了生产线的精准加工,年轻人在这里被制作成了战争和谋权的工具,还被洗脑着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于是他们成为了行尸走肉,成为了执政者的牺牲品,无关对错、也无论立场。只有苍蝇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因为人类的血肉,终究喂饱了它们。
[电影] 珍珠港

关键词: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约 183 分钟
至暗中闪耀的人性微光,有时比英雄主义更接近战争真相。
@Sholmes:雷夫和丹尼来自田纳西,从小一起玩耍的他们长大后都成为了陆军航空兵的一员。雷夫体检时遇到了护士伊芙琳并坠入爱河,随后自愿前往英国帮助皇家空军作战,丹尼和伊芙琳则前往夏威夷珍珠港驻扎。雷夫的战机在一次战斗中被击落,他阵亡的消息由丹尼传给了伊芙琳,丹尼和伊芙琳意外的互生情愫。
和美国军队松懈的态度不同,日军一直在悄悄准备一场偷袭,四处散布虚假的情报,隐藏舰队的位置,并派出大使佯装和美国和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数架零式战机飞过珍珠港的上空,这里的平静被彻底打破。

影史不乏聚焦英雄主义的影视作品,这部电影却在讲述战争中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鲁莽的雷夫对战争的残酷预判不足,丹尼和伊芙琳为情所困,餐厅服务员多里斯因为没机会上战场,只能通过拳击发泄不满,所有人身上都有明显的缺陷。但也正是这批人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雷夫和丹尼在日军来袭的时候驾驶速度远不如零式战机的 P-40 战机英勇迎战,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多里斯用勃朗宁 M2 重机枪击落了至少一架敌机。
影片采用了双线叙事,文戏和武戏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两次出现写信的情节,一处是雷夫给伊芙琳写的情书,一处是零式战机驾驶员在自杀式袭击之前所写的遗书,寥寥几个镜头既展示了战场上的柔情,也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是汉斯·季默的配乐,插曲《田纳西》中如泣如诉的弦乐与婉转悠扬的钢琴交织,仿佛在诉说男女主角的故事,不和谐的低音则如同战争的阴影,给乐曲蒙上了一层沉重的色彩。
[电影] 芬妮的旅程

关键词:剧情 / 战争
片长:94 分钟
如果害怕,就假装自己不怕。
@潘誉晗:二战时期,不少犹太家族把孩子交给儿童庇护所,以求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芬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和父母分离,和妹妹一起在法国的一家收容所生活。直到这天,他们的踪迹被人举报,加上纳粹的魔爪也在向他们渐渐逼近,不得已之际,他们只能再次出逃。在原领队离开后,芬妮临危受命,以「参加夏令营」为由,带着八名孩子徒步穿越法瑞边境,寻求中立国瑞士的庇护。
生死存亡之际的逃亡当然令人不知所措,但毕竟是一群天真的孩子。哪怕之前和父母分离,他们也被保护很好,所以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的逃亡故事,但却有不少温情的情节设计:这几个孩子们看到溪水会嬉戏,看到钱币洒落也会在草坪上追逐和打闹——在战争面前,他们依然保持着童真。

被刻意弱化了战争残酷的镜头,几乎没有什么血腥的场面,甚至全程都是用很明亮的色彩配合着绝美的自然风景。可当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们一边奔跑、一边躲藏;一边在废弃的木屋里假装可以依偎着彼此生活、一边学着帮农夫干活获得食物,你的心还是会隐隐生疼。本该享受天真烂漫时光,却要直面那些举着枪的士兵;13 岁的少女藏起了所有的恐惧,强装镇定,成为了所有人的小小母亲,只因收容所的老师说,她是这个团队里内心最为坚定的人。
根据芬妮·本雅米诺的同名回忆录改编的影片,有着「儿童版《辛德勒的名单》之称」,很轻盈,很生命力,却又透露着历史深深的厚重。真希望如果可以的话,这些孩子不需要假装勇敢。
[电影] 乔乔的异想世界

关键词:剧情 / 喜剧 / 战争
片长:108 分钟(单集)
现在,我要回家去亲吻我的母亲了。
@潘誉晗:二战时期,男孩乔乔和母亲罗茜生活在纳粹德国统治下。十岁的乔乔是一名狂热的纳粹主义者,甚至假象希特勒是他最好的朋友。这天他在家中发现一个名叫艾尔莎的姑娘,他本想把这件事报告给纳粹党,但当他意识到如果这么做,就会给自己和母亲带来威胁时,他放弃了。他开始和艾尔莎交谈,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乔乔和她逐渐建立友谊,他开始真正认识犹太人,也改变了对纳粹的看法。
获得第 92 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电影,在影片中非常巧妙地穿插进了原著中不存在的希特勒形象。而通过这一形象的设定,我们也能够切实感受到,当年极权主义的洗脑是多么恐怖。明明是世界级的反人类战犯,可在乔乔的幻想中,有着小肚子的希特勒憨憨的、很好玩,还能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麻烦。

糖果般斑斓的配色、考究精致的美工和布局让人看了就觉得心情大好,加上这样明媚画面下的主人公是个俏皮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美好。就像是孩子手里那颗甜甜的糖果。只是这样看似轻松的氛围只是一种假象,后半段急转直下的剧情把影片的色彩全部剥离。于是在那个瞬间,乔乔才恍然大悟,纳粹党所灌输到他脑海中的理念,只是被谎言所包裹的童话而已;他以为可以和伙伴一起做游戏的夏令营,也不是战争最真实的模样。
迟来的真相给乔乔的这份童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也让这部荒诞喜剧的讽刺意味,在这一刻达到了阈值的最高临界点。导演塔伊加·维迪提的独特风格让影片笑中藏刀,童真里含着杀戮,荒诞里塞满悲悯。
🙋:文章篇幅有限,未能涵盖更多优秀作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心目中的二战佳作、那些打动你的情节与镜头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