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最近成都真的是热得伤心啊,本来想写冰箱选购指南的,想想还是赶紧写一个空调的吧。

现在的气候环境相对前 10 年变得越来越热了,数十年来空调也在不断进化,单就空调来说,光看品牌来选,反而不会买到高性价比的产品。

今天这篇文章,就详细为大家讲解柜、挂机空调的选购。

购前注意事项

写具体的选购参数前,我想先写几个重点注意事项,不注意的话,掏一万块钱买个挂机也容易踩坑。

挂机一定要 1.5 匹起步

身边很多朋友向我咨询买空调的时候,都会问我一匹空调选什么好。记住,千万别选一匹空调!

首先,1 匹空调和 1.5 匹空调差价就只有 200 左右,价格差距非常小。其次,1 匹空调和 1.5 匹空调的配置差距就非常大了。

举个例子,网红机华凌 N8HE1 的 1.5 匹版,外机是 2 排铜管,1 匹版本就只有单排铜管了。各种配置缩水下来,价值远超 200 块钱的差价。

也有人可能会问 1.5 匹会不会太大了、像次卧太小会不会太冷?答案是不会。现在的空调早就是变频了,会根据房间温度自动调温度,不会像老式空调一样出现过冷的情况。

小心监狱机位

机位这个问题,是选空调(无论柜挂机还是中央空调)最容易忽略的。

现在普遍的高层居民楼多,加之气候恶化、夏季最高温会飙升到 40 度甚至更高,空调的运行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很容易触发「高温保护」。

更要命的,如果是西晒或者是下图这种「鸽子笼」机位或者凹进去的机位,那空调的运营环境就更糟糕,温度甚至可能高达 50-60 度。

这种时候你就要选择外机带散热技术的外机了,具体怎么选下文说清楚。

挂机看什么参数

为了简单易懂,我把各种关键参数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性能的核心参数,另一类是影响舒适效果的核心参数。讲这两个参数前,我们先从最基础、也是最直观的 APF 开始。

APF

空调 APF 能效等级是由中国于 2013 年 10 月 1 日实施的空调评价指标,用于评估变频空调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说人话就是 APF 越高、节能效果更好

想要提升 APF 的方法主要是堆料,所以同等制冷量的设备(比如 1.5 匹空调)APF 数值越高,相对来说配置也更高。

按目前时间点来看,国产 1.5 匹空调 APF 5.28 算基础入门款,5.3-5.4 算中端款,5.6 以上算高性能款。

影响性能核心参数

外机铜管排数

结论:首选双排冷凝器

外机铜管的作用,就是通过逆卡诺原理实现温度交换,铜管数量越多、换热面积就越大。说人话,使用体验上来看就是冷得更快,也更不容易引发高温停机。

常规家用空调受成本限制,空调外机铜管的数量有很严格的区分度。还是以 1.5 匹为例,外机铜管能横跨单排、1.5 排、双排三个档次。

所以在如今这种夏季常年超高温的天气,选空调一定要要选双排的冷凝器,更能保证制冷效果。大于 1.5 匹的机子基本都是双排冷凝器了,区别就是铜管密度了。我们很难从详情页和客服了解到对应产品的性能。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通过看外机重量来看堆料程度。比如小米的 3 匹圆柱柜机基础款叫「巨省电」,这款又分为两个小版本「巨省电」和「巨省电 Pro」。

这几款机型外机的净重差距就有 1kg,换成铜管 + 翅片能增加很多了。如果跨品牌对比,比如说看一看美的静优风 3 匹,外机重量就有 43kg。

外机散热技术

结论:冷媒环>导热片>封了。

开篇我们就讲了「监狱机位」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外机的散热技术。

但你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现在市面上各大品牌都有「XXX 度-XXXX 度」低温制热高温制热功能。但实际上高温制冷技术也有好坏之分。

普通的高温制冷技术就是优化风道和外机的气流组织,增加了主板的耐热性等。这种升级有用吗?有用。但是只能保证夏季高温外机不停机,并不代表性能不衰减。这就好比手机发烫的时候依旧能用,但是会因为温度过高卡得难以置信。

如何选择高温制冷技术比较好的空调呢?目前效果最好的就是冷媒环技术(也有说液冷)。说人话就是把空调的铜管支了一根到主板下面,用制冷铜管降低主板温度。这种技术的优点就是,能在相对高温依旧保持性能不衰减,极高温的情况下,空调外机衰减有限。

如何看机器有没有冷媒环技术呢?就目前来看,有这个技术的品牌都会把它写到详情页里面,如果像下面这样写的模棱两可,就可以直接默认没有。

内机风轮直径以及风量

结论:首选风扇直径 100mm 的空调,其次看空调风量。

内机风轮会影响性能吗?会。

空调内外机都是使用风扇来吹蒸发器来实现冷热交换,所以换热效率换越高换热速度越快,性能越好。但除了单纯的性能以外,内机还有要考虑到噪音的问题,所以不能像外机那样增加风扇功率就行了。

所以大风轮的内机,就是当前版本的最好答案。说人话就是,当风扇扇叶面积增大的时候,风扇的档数不用开大也很凉快。

在选空调时,大家关注详情页里的两个参数。第一就是灌流风扇的直径,一般来说 100mm 以上的就是大灌流风扇,没写就当是小风扇。

其次就看内机风量,有些空调可能因为侧重点不同,做了这个设计只是没有写到详情页上而已。这里大家选择风量 750 以上的空调,基本就不会踩坑了。

影响舒适效果的参数

导风板

结论:常规导风板<一体化大导风板<无风感导风板<创新气流技术。

空调内外机完成制冷以后,冷风从风口吹出来,风去哪里就非常影响使用的舒适度了。比如很多人非常不喜欢空调直吹,在用空调的时候会调整出风方向。

目前市场上大致有四种空调导风板:常规导风板、一体化大导风板、无风感导风板、创新气流风口。常规导风板就是下图这种传统形式的导风板,这种风口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但缺点就是风口比较小,出风量比较小。

常规导风板

一体化导风板就是下图这种导风板。这种导风板的优势就是同比之下,出风口的面积就变得更大。面积增大以后,出风口内部还能增加更多玩法。比如华凌神机就增加高尔夫球面导风板提高了一定的柔风效果。

一体化导风板

如果导风板再增加电机,还能实现天幕风和地毯风的效果。但这就是后面创新气流导风板要讲的内容了,我们等一下再讲。

无风感导风板是指相较于普通导风板,无风感导风板增加了很多细密小孔。冷风吹上去,气流会变得稀碎,实现无风感的效果。这个不是智商税,是非常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

无风感导风板

这两年除了上面常规的 3 种空调导风板以外,还有很多很新奇的空调出风口。比如小米的上出风空调、美的 180 度旋转出风板。

创新气流技术:上出风
创新气流技术:旋转出风

但不管什么形态,都是为了让气流产生康达气流效应,下面这个图就能说明类似产品的效果。

扫风

结论:上下左右自动扫风>上下自动扫风。

如果我不说,你知道很多空调没有左右扫风功能吗?对于基础款空调来说,左右扫风凉的更快,有时候不像直吹的时候也有调整空间。

新风

结论:新风柜机实用,新风挂机不实用。

新风空调某种意义上有点智商税,我不是说某个品牌嗷,我是说在座的都是 XXX。

认真地说,新风挂机是智商税,新风柜机实用性更高一点。新风挂机不实用的原因主要还是风量太小,不扩孔只有 40m³/h,扩孔只有 60m³/h 每小时。注意!这还是最大风量。

当你把新风开到最大档以后,噪音 100% 会达到影响睡眠状态;而开到睡眠档后虽然没啥噪音了,但风量又基本没了。

新风柜机的实用性好了很多,主要是新风风量基本都在 200+ 以上,哪怕是把风量调到无噪音状态,风量也在基本可用状态。

人体感应

结论:实用功能,闭眼入。

人体感应最早都是在日本本土空调使用。通过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各种传感器来识别房间里的人,达到「风避人」「风追人」的效果。

这个功能早期在国内推广的很不顺利,一直处在试水-放弃-再试水的状态。不过今年开始,美的小米等一线品牌都开始推广这个功能,大家选购空调的时候可以选购带这种功能的产品。

自清洁

结论:

  • 内机:冷凝水自清洁<日式内机滤网除尘
  • 外机:冷凝水自清洁<反转除尘

空调自清洁技术不是什么新技术了,我们一提到空调自清洁,其实都指的是内外机翅片的自清洁技术,通过快速的结霜化霜产生冷凝水来实现翅片冲洗,部分品牌外机还通过风扇反吹的方式,实现外机除尘。两种技术都非常实用。

注意,发现问题什么没有?内机滤网谁来打扫呢?还是得自己手动清理。

目前很多日系的本土高端机(国内在售),都带有滤网自清洁技术,能始终保证滤网整洁如一。这个功能国内品牌只有早期 colmo 做过,但没有什么声量,希望这个功能能普及吧。

其他技术

这部分技术对空调的使用不产生质的变化,但基本都是高频关键词,这里也做一些解析。

OTA

结论:小米实用,其他品牌有待观望。

OTA 是指空调可以像手机一样升级系统,新增功能或者优化能耗。目前头部品牌的重点产品都号称推出了 OTA 功能。但是据我了解,真正踏踏实实在升级的基本就小米一家。

智能家居

结论:小米实用,其他品牌有待观望。

联动智能家居基本也就小米做的比较好。部分大家电品牌在 app 里也能实现联动,但由于硬件太少,实用性约等于 0。

AI

结论:概念性的玩意儿,忽略即可。

这个更是一个悬的离谱的东西,不管他怎么吹省电,还是看 APF。

负离子

结论:有用,效果存疑。

负离子有没有用?有用。冰箱里的净味功能、淘宝上的冰箱净味器,本质都是负离子发生器。能实现杀菌净化效果。但是这个功能的问题点在于空调的负离子浓度够不够?

我反正是表示怀疑。如果没咋溢价,买也行。

挂机选购指南

光说技术卖点,不说哪些产品好也不太合适。这里放一些我觉得还可以的空调。

保下限的基础款

关键参数:双排铜管、宽温域技术、大风量、1.5 匹、APF5.3 以上。

保下限的基础款,不是说东西差。而是你最少要这个档次的产品起步。

小米巨省电 Pro

APF5.67、双缸压缩机、760m³/h、-35~65 度宽温度制冷制热,小米基础款空调的顶配。除了实打实的硬素质好以外,支持米家让他用起来非常方便。支持小爱同学、支持小米生态联动、还支持 OTA 升级。关键是小米是真升级,不是画饼。功能更新了很多次。

不介意小米品牌的朋友,闭眼买。

华凌 N8HE1 Pro 2 代

华凌就是美的。

这套就是美的拿来打价格战没打算挣钱的,所以同价格下,配置是最高的。除了我说的应有的基础参数以外,还支持冷媒环散热。西晒机位和监狱机位都能无忧使用,APF 更是夸张到了 6.02。

不介意华凌品牌的朋友,闭眼买。

海尔小红花 KFR-35GW/E1-1Plus

海尔小红花系列是今年海尔主推的产品。APF6.12+800m³/h 风量 + 双排冷凝器,保证了他的性能足够顶。除此之外还支持动态导风板。虽然没法做到康达气流,但是这个价位有这个配置已经很好了。

老年人、小朋友、孕妇,希望无风感

美的无风感空调云朵

原来老款的无风感空调,主要是用打孔导风板实现无风感的效果。

这一款除了打孔导风板以外,还增加了两侧出风口,进一步弱化气流,无风感效果更好。除此之外,还支持冷媒环散热等硬实力配置。

米家空调 Pro 健康风

这个空调,充分说明了小米科技家电的理念。

除了柔风这个基础功能以外,它还集成了小米离子净化技术(类似松下纳诺怡)、小米净化器的甲醛分解技术、还支持增配空气净化滤网、驱蚊滤网。还支持全屋空气管理,联动除湿器、新风机、净化器、检测器、加湿器等。

基本上你对空调体验的所有想象,都能由它满足。

高端空调

颜值、外观、质感升级,买自己喜欢的即可,功能基本都是最顶的。这里放一些漂亮的空调挂机图片

colmo 北极星
colmo 大魔方
卡萨帝揽光

柜机选购指南

保下限的基础款

关键参数:宽温域技术、大风量

华凌 N8HE1 3 匹

华凌神机的 3 匹版本,基础配置直接拉满,无敌,闭眼入。

小米巨省电 Pro 3 匹

超高性能的小米柜机基础款,和上面小米挂机一样,喜欢就直接入。

老年人、小朋友、孕妇,希望无风感

美的无风感空调云朵

柜机的无风感与挂机无风感,最大的区别就是带人感识别功能。当你人靠近的时候,自动实现风避人功能。

美的这款云朵柜机,还支持全维度的分区送风,舒适度比常规柜机更加领先。

小米自然风双出风

小米这个无风感柜机除了微孔破风功能以外,还支持四分区独立控风,是目前为止,小米体系内柜机最好的无风感技术。

这款稍显缺憾的是人体感应功能在更高端的人感版本上。

高端空调

柜机的高端线相较于挂机,除了功能以外在设计方面有很多不一样。这里介绍几款我觉得有代表性的产品,

格力京致

这款是格力最高的的柜机之一,高端的不只是创新的上下风,实现柜机的创新恒温效果。更极致的是,颜值在格力体系内也是最高的。

美的空气机 T6

这是美的最高端的柜机:空气机。新风、无风感、除菌、加湿、空气净化,Deepseek 功能应有尽有。如果要一个水桶空调,这个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卡萨帝星悦柜机

这款同样也是一个啥功能都有的水桶机,主要是颜值好看。

小结

关于柜挂机的选购,其实还有很多没讲到,比如日系挂机等。但再拖下去夏天就结束了,就这样吧。

下一期到底想让我讲什么,欢迎留言。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