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5 岁那年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工作室的时候,其实就发现自己的桌面已经比肩甚至超越许多桌搭博主了。诚然它不会是一天就变成了那样,而是许许多多设备来了又去,直到它慢慢变成自己欣喜的样子。

而作为 MacBook Pro 用户,最优雅也便捷的解决方案自然是「单线连接」,将所有桌面设备汇聚到一个拓展坞,然后再加上电源,统一连接到 Mac 上。但「优雅」往往也意味着昂贵,因为过去能够承载这个需求的只有昂贵的雷电接口。但随着 USB-C 接口的广泛应用和 USB DP-Alt Mode 的出现,如今,单纯的 USB 协议也已经能够实现这样优雅的方案。

渐渐地,拓展坞所承担的角色也有了变化。在我看来,我希望它不但能够拓展设备,还想要它还能给电脑扩展存储,最好还有高瓦数的快充,覆盖我整个桌面的使用需求。

恰好在这时候,异泽联系到了我,向我介绍了他们与少数派共创的这款 13 合 1 拓展坞。作为本派「专业拓展坞」测评博主,我们一拍即合 —— 很快,它就来到了我的桌面上。

设计与接口

异泽这款拓展坞采用了通体白色的设计,在硬盘仓则辅以一块透明的塑料,再加上少许的橙色点缀按键和 USB-C 快充接口,显得十分简约。同时,亮面质感和腰圆设计让它又少了些许冰冷,甚至于有一部分此前 Apple 新设计语言「液态玻璃」的果冻感,很是让我喜欢。

但从包装盒里拿出它的第一刻,我感受到的却是扎实的重量。这是因为与绝大部分的拓展坞相比,异泽这款拓展坞采用了内置电源的设计,因此采用了与 Mac Studio 同款的梅花接口,相比需要外挂一个大砖头的拓展坞来说要优雅不少。

另外一个让它如此有分量的原因,是它最高 140W 的电源输出总功率。前面板上采用橙色点缀的 USB-C 接口和上行的 USB-C 接口支持共计 140W 的动态供电,拓展坞会根据连接设备来自动分配。如此高的供电规格,保证了如 14 英寸 MacBook Pro 这样的笔记本在满载时的电源需求,不至于因为电源不足而损失性能,同时前面板的 USB-C 口依旧能提供最高 45W 的电力输出,满足 iPhone、iPad 和部分 Android 设备的快充需求。

当然,我也和你们一样,很快就发现它的接口和中线不对称,内心的确有所失望。但拓展坞作为一个更加强调功能性的设备,美学或许不会是它的第一考量,作为核心功能的「拓展」才是它的本职工作。从它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它搭载了 13 个接口:

前面板:

  • 两个支持 10Gbps 的 USB-C 下行接口
  • 一个 UHS-II 的 SD 卡读卡器
  • 一个 UHS-II 的 TF 卡读卡器
  • 一个最高支持 140W 氮化镓快充的 USB-C 口
  • 一个 3.5mm 音频接口

上面板:

  • 一个 10Gbps 的 M.2 硬盘接口

后面板:

  • 一个支持 8K 30Hz / 4K 60Hz 的 DisplayPort 接口
  • 一个支持 8K 30Hz / 4K 60Hz 的 HDMI 接口
  • 一个最高支持 95W 反向充电的上行 USB-C 接口
  • 两个支持 10Gbps 的 USB-A 接口
  • 一个 2.5Gb 以太网接口

不难看出,异泽这款拓展坞提供的下行接口已经覆盖了当前主流设备所需。无论是显示器、有线网络、音响还是 USB 硬盘或键鼠外设,都可以通过它进行连接。对于 Only Apple can do 的只有 256GB 和两个接口的「丐版」MacBook Air 这类设备来说,不仅再也无需担心接口不够用,还能通过内置的硬盘接口拓展出最高 4TB 的存储空间,大大提高生产力。

在这些接口中,我最想好评的就是后置的上行接口和 2.5G 以太网接口。早些年看过了太多把上行接口放在前面板的拓展坞,这在我看来是个十分迷惑的设计。本身拓展坞的存在就是为了更优雅地连接桌面设备,同时尽可能地将固定连接设备的线缆隐藏,但前置的上行接口硬是要走一根线在桌面上,给我一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感觉,好在异泽这款拓展坞没这么干。至于 2.5Gb 的以太网接口,刚好契合了我 2.5Gb 内网的环境,省去了再买一个 USB 转换器的麻烦,传输起来也比 Wi-Fi 稳定很多。

不过,它机身上自带的一圈 RGB 灯带就没那么讨我喜欢了。可能是自己年纪大了,桌搭逐渐转向简约和实用主义,光怪陆离东西已经对我丧失了全部吸引力。不过如果是打造 RGB 电竞氛围的桌面,它应该还是挺有装饰性的。

哦对了,包装里还附赠了一个垂直放置的底座。如果你的桌面空间较为狭小,就可以使用它把拓展坞立式放置,节省桌面空间。底座上也贴有防滑垫,能够稳稳地夹住拓展坞防止摔倒。不过,平时要插拔设备的时候,还是需要扶一下。

带宽?

也许对于很多专业的桌面来说,异泽这款拓展坞缺少雷电协议的支持是一个挺大的遗憾。的确,在了解到有这么一款拓展坞的时候,我第一个问出的问题就是「是雷电接口的吗?」同时,大家似乎也对这个问题更为关注。

这种「数码惯性」,是大部分关注数码议题的我和许多人会存在的情况。我们既关注设备的参数,更想用实惠的价格买到更高规格的产品,当得知它是 USB-C 10Gbps 协议的时候必然是有些膈应的。但等我真的用上,并借给朋友使用之后,我却又觉得它并不是多么大的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一个点是,连接外接显示器与否,都不影响 10Gbps 的数据带宽,这与 USB-C 接口本身的规范有关。除去 2.5Gb 以太网接口外,还剩下 7.5Gb 的带宽供应给其它下行接口,也就是说,SSD、读卡器和剩余的 USB 接口,将共分这个 7.5Gb 的带宽。

对于一部分的专业用户来说,这个带宽明显不够。至于要多少才够?那可不好说。问题就出现在「专业用户」的个词上 —— 怎样的需求才算的上专业用户?如果是好莱坞或者是《流浪地球》这样的院线电影剪辑师,满速的雷电 5 或许都不够,恨不得能把 M 系列 UltraFusion 的 2.5TB/s 带宽抽出来用。

一部分的并非那么「Pro」的用户其实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异泽这款拓展坞或许也满足不了他们。但其实,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有「数码惯性」的普通人,他们并不那么了解参数,需求也更多是「偶尔连接一些设备」,那么适合他们的产品更像是「Dongle」和「Hub」而非「Dock」,异泽这款拓展坞可能反倒是还有些「超纲」了。

这种场景也很像之前有朋友来问我,高考之后买 MacBook Air 够不够用,要不要加钱上 Pro。我只能说,Air 肯定足够大部分人用,应付大部分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就够了。但如果就是看着 16G + 256G 膈应觉得没法覆盖自己以后的创作需求,只要预算充足,那你加钱上顶配 32G + 2T,或者直接一步到位 MacBook Pro 128G+8T 都可以。

很多时候,基本款、入门款、Air 这样的产品定位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情况使用,那么从此往上,拼的就是自己的能力,更大部分拼的就是财力了。要是我能天降横财,我肯定不排斥用很好的产品。就像我目前理想的桌搭是顶配 M4 Max + Pro Display XDR,再来个 CalDigit 最新的 TS5 Plus(早点睡梦里什么都有)。

征服双眼,震撼人心,掏空钱包(也买不起)

现实是,我目前的工作以文字生产为主,日常使用的场景大部分时间是一块显示器 + 妙控键盘 + 罗技鼠标,偶尔会通过网线读取 NAS 里的电影。所以,512GB 的 MacBook 对我来说空间并不拥挤,只有少数情况才会通过外置硬盘传输数据。

因而相比数据传输速度来说,数据安全于我而言更重要。我把拓展坞上那块插硬盘的空间用来安装了 2TB 的 SSD,一个 1TB 的空间用来临时存放一些正在进行的网页设计和 PPT 图片等杂乱文件,另一个 1TB 空间专门用来做时间机器备份。

而对于另外一位博主朋友,她的日常需求与我类似,但也会日常连接一块 2TB 的外置硬盘作为项目存储,平时不会有特别大量的数据交换需求。所以,异泽这款拓展坞已经足够应付我们的日常使用了。

反倒是它前后都有的快充接口,让我很好地省掉了一个桌面充电器,平时给 iPhone、iPad 充电也方便,好比过会要出门了,用 MagSafe 充电实在是太慢太烫,用有线快充显然更好。甚至,这个高功率的 USB-C 接口在开发硬件的时候还能带电烙铁......

我相信,少数派的读者中有不少专业用户,他们需要高分高刷屏,需要超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超越万兆的内网……我们都会觉得,异泽这款拓展坞没有雷电协议是个遗憾,但在许许多多情况下,它并没有如此不堪。对于绝大部分日常只是外接一个屏幕文字办公,偶尔剪剪非专业的 Vlog 视频的日常的普通用户来说,10Gbps 的异泽 13 合 1 拓展坞也堪用。

真正的不足

在我看来,这款拓展坞真正让我觉得不足的点有两个。

一是前面板没有 USB-A 接口。毕竟如今很多键盘鼠标的 USB 接收器都还是用的 USB-A 接口,而后方的 USB-A 有时候容易受到 USB 3 协议的干扰,导致出现鼠标键盘失灵或反应迟钝的问题。(相信用过罗技接收器的朋友知道我在说什么……)

第二点是后置缺少一个音频输出的接口。虽然我自己用的音响支持了 USB 输入,可以直接从拓展坞的后置 USB 接口连接,但借给朋友体验的那段时间里,她就和我抱怨「音响和耳机打架了」。因为她的音箱并不支持 USB 输入,就得和耳机共用一个 3.5mm 的音频接口,只能在前面板通过手动插拔来切换,实在是不优雅。

另外还有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由于不支持 MST 扩展,Mac 如果在这款拓展坞上连接两块外接显示器,那么就只能镜像显示。当然,它也没办法让 M1 / M2 和没有合盖的 M3 Mac 多拓展一块显示器 —— 但毕竟这都是 Apple 的锅,Windows 用户就放心连吧。

总结

虽然没有雷电协议确实有些遗憾,但异泽这款 13 合 1 拓展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个蛮不错的一步到位选择。它简约白色的设计很适合简约风或以黑白为主的桌搭,而 RGB 灯带的加入让他又能在电竞风桌搭里占有一席之地。在功能上,13 合 1 的接口也能满足这类用户的需求,为笔记本或迷你主机拓展出更多接口。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款拓展坞,不妨再去少数派共创瞅瞅吧。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